[發明專利]一種用于中小水域水質水文監測的浮漂站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88438.2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32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茍先太;陳強;何曉梅;葉李生;杜延鵬;劉琪;吳遙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南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3B35/00 | 分類號: | B63B35/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信博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51200 | 代理人: | 張澎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中小 水域 水質 水文 監測 浮漂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質在線監測系統,屬環保監測儀器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中小水庫、湖泊等水質水文監測系統的改進與創新。
背景技術
水質、水文監測是環境監測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是一個涵蓋了采、集、傳、析等方式于一體的在線監測系統,并且是一個復雜的巨大工程:在不同地區分布不同個監測點,不同監測點需監測不同參數、使用不同類型監測設備,對不同是數據還需從時間、空間等多方面進行數據的分類和綜合的數理統計,耗時耗力。對此,有人提出了水質自動監測系統,以期望解決上述問題(參見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202057645U),但是以這種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存在過程復雜、監測不準、布點復雜、設備安全性及耗資巨大等困難,而且現有這種系統需要使用采水單元將水送至配水單元,才可進行分析,缺乏靈活性,不成體系。又如中國發明專利公開號CN202204534U的一種湖庫水質遠程監測、分析與水華預測預警智能系統,該系統的前端數采設備龐大,難以擺脫電源供電,避免不了為布點建設施工,耗資巨大。實際中,對水質、水文的監測系統期望做到的是標準化、一體化、小型化、簡單化,以單一的設備滿足不同水質參數的采集,以經濟的系統實現水文數據的監測,以簡單、安全的方法實現多點分布。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實現的,就是提供一種實時準確、安裝方便、耗資低廉、靈活小型的一種用于中小水庫、湖泊等水質、水文監測的浮漂站系統。
本發明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手段實現的。
一種用于中小水域水質水文監測的浮漂站系統,用于中小水庫、湖泊的水質水文監測,由中心系統平臺、云計算中心、分布在水域中各處的浮漂監測站構成,
所述云計算中心對各浮漂監測站傳來的各類不同信號作格式轉換和存儲后傳遞至中心系統平臺;所述浮漂監測站由中心監測臺和浮力支撐機構組成,浮力支撐機構為與中心監測臺連結的三個不銹鋼球體浮力球。
所述中心監測臺亦具有密封的不銹鋼中心腔體,數據采集設備、通訊設備和中央處理模塊置于中心腔體內,中心腔體的外部設置有一個以上的圍管,圍管內設置有與被測水面相接觸的傳感探頭,傳感探頭與所述數據采集設備電氣連接,數據采集設備和通訊模塊采用間歇式電池供電,無數據傳輸時電池處于睡眠模式。
數據采集設備包括液位傳感器、PH測定儀、溫度計、雨量計等機電一體傳感器;數采設備和通信模塊采用間歇式電池供電,無數據傳輸時電池處于睡眠模式,具有喚醒機制,擺脫了太陽能面板所帶來的龐大構造;所述的中心系統平臺與通信模塊間的通信是借助水務物聯網的“云服務平臺”,通過云計算中心形成自上而下的三層網絡系統。
由于采取了上述的技術改進,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采用全新設計的浮漂站具有布點簡單、方便,不受地域限制,不損害監測站點生態環境,其中的不銹鋼球防水防腐,防雷擊防浪涌,做到了外觀美、結構合理、站點小型化、標準化、集成化的特點。
采用全新設計的電池供電,同時做到了省電和體積的平衡,具有喚醒機制的電池能夠長達三年的為系統服務,免去了太陽能面板造價昂貴、體積龐大的困擾。
采用單一設備多種數據采集傳感器,實現單點多參,省時省力省錢,一個監測站點即可實時采集多手數據,真正做到方便、靈活、耗資低廉的特點。
采用云服務平臺作為中心計算機的堅強后盾,云服務平臺龐大的數據存儲庫和超速的計算運行速度為整個系統提供了穩定、實時的數據處理方式,能夠以最快、最準確的方式獲得前方數據,為防洪防災等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水質水文監測的浮漂站系統框圖
圖2為本發明浮漂監測站的外觀圖
圖3為圖2的側視圖
圖4為浮漂監測站之中心監測臺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中小水庫、湖泊等水質、水文監測的浮漂站系統,是自上而下,由云計算中心、中心系統平臺、浮漂站(包括在線監測儀器)三個層次緊密相連,三個層次間通過各自的程序控制,以無線通信的方式互相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計算機與通信模塊間的通信是借助水務物聯網的“云服務平臺”,通過云計算中心形成自上而下的三層網絡系統。
本發明的中心系統平臺最簡單的必要安排是一臺具有數據接收、數據庫和數據處理平臺的服務器電腦。實際實施時可具有多種構造,在本實施例中可安排圖1中所示的工作組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南交通大學,未經西南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843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高強鋼板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錦綸芳綸浸膠液及其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