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坐躺調節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88381.6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72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為忠;戴長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美澳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J1/00 | 分類號: | B62J1/00;B62K15/00;B62K11/02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維益專利事務所 32211 | 代理人: | 周祥生 |
| 地址: | 213200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可折疊 雙座 三輪 電動車 調節 機構 | ||
1.一種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坐躺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包括雙位座架部件(3)、后車架部件(5)、座椅角度調節器(6)、后靠背部件(7)和后撐桿部件(8),所述雙位座架部件(3)包括主座板(30)、座框體(31)、靠背鉸鏈(32)、前靠背(33)、靠背撐桿(34)、中心耳座(35)、腳踏耳座掛桿(36)、腳踏銷孔(37)和后車架連接孔(38),前靠背(33)通過靠背鉸鏈(32)設置在座框體(31)的上端面上,靠背撐桿(34)設置在前靠背(33)的背面,當前靠背(33)水平放置時作為第二座板,當前靠背(33)由靠背撐桿(34)撐起時,則作為主座板(30)的靠背,中心耳座(35)和腳踏耳座掛桿(36)設置在座框體(31)的縱向桿(39)的下端面上,且中心耳座(35)位于兩腳踏耳座掛桿(36)之間,后車架連接孔(38)開設在座框體(31)的后端管體上,在腳踏耳座掛桿(36)的下端開設腳踏銷孔(37),中心耳座(35)為雙位座架部件(3)的前連接點,后車架連接孔(38)是雙位座架部件(3)的后連接點;所述后車架部件(5)包括后輪(50)、后輪架(51)、連接橫桿(52)、電池框(53)、座位耳座(54)、車橋耳座(55)、靠背安裝桿(56)、后輪耳座(57)、前靠背撐塊(58)和撐腳套管(59),后輪耳座(57)設置在后輪架(51)的后側,車橋耳座(55)設置在后輪架(51)的前側,連接橫桿(52)和電池框(53)都設置在兩后輪架(51)之間,且連接橫桿(52)位于電池框(53)的上方,座位耳座(54)和前靠背撐塊(58)均固定在連接橫桿(52)上,且前靠背撐塊(58)位于兩座位耳座(54)之間,撐腳套管(59)水平地固定在后輪架(51)的下端,兩只后輪(50)分別安裝在后輪耳座(57)上;所述后靠背部件(7)包括靠背框(71)、后靠背(72)和頭枕(73),后靠背(72)和頭枕(73)均固定在靠背框(71)上,且頭枕(73)位于后靠背(72)的上方;所述后撐桿部件(8)由配合管體(81)、撐腳管體(82)、腳套(83)、定位珠(84)和彈簧(85)組成,在配合管體(81)上沿長度方向間隔地設有兩個由定位珠(84)和彈簧(85)組成的定位結構,定位珠(84)的分布方位與撐腳管體(82)的彎曲方向相同,且兩只定位珠(84)的分布方位成180°;雙位座架部件(3)的座框體(31)的后端管體與后車架部件(5)的座位耳座(54)鉸連接,后靠背部件(7)通過座椅角度調節器(6)安裝在后車架部件(5)的靠背安裝桿(56)上,后撐桿部件(8)的配合管體(81)套裝在撐腳套管(59)中,由定位珠(84)和彈簧(85)定位并限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可折疊雙座三輪電動車的坐躺調節機構,其特征是:在靠背框(71)的兩側設有轉動扶手(74),在靠背框(71)后設有購物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美澳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美澳交通設備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8381.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