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無渣球礦物纖維的加工工藝及加工設備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88170.2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26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殷國忠 | 申請(專利權)人: | 殷國忠 |
| 主分類號: | C03B37/00 | 分類號: | C03B37/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劉述生 |
| 地址: | 2131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渣球 礦物纖維 加工 工藝 設備 | ||
1.一種無渣球礦物纖維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廢鐵礦石進行加熱軟化,加溫到1050-1150℃;
(2)將加熱的廢鐵礦石加入篩選裝置中進行篩選,篩選出渣球物和礦物纖維的混合物;
(3)將混合物中的礦物纖維通過切斷裝置進行切斷,把礦物纖維切成1.0-3.5?mm的長度,混有渣球物的礦物纖維切斷后進入開松裝置進行開松;
(4)開松后的渣球物和礦物纖維混合物依次進入第一分離裝置和第二分離裝置,進行兩次篩分,將渣球物與礦物纖維分離;
(5)將分離出的渣球物在碾壓裝置中的碾壓腔內進行碾壓,把渣球物碾壓成255-300目的礦物纖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球礦物纖維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4)中開松后的渣球物和礦物纖維混合物通過吸風裝置被吸入第一分離裝置的腔體內,所述腔體內的振動篩分裝置對其進行振動篩分,70-80%的礦物纖維留在第一分離裝置的腔體內,渣球物和剩余的20-30%的礦物纖維沉到第一分離裝置的底部。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渣球礦物纖維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對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底部的渣球物和剩余的20-30%的礦物纖維,通過吸風裝置吸入第二分離裝置內,所述第二分離裝置的腔體內的振動篩分裝置對其進行二次篩分,剩余的20-30%礦物纖維留在第二分離裝置的腔體內,渣球物沉到第二分離裝置的底部。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渣球礦物纖維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5)中碾壓后得到的礦物纖維由吸風裝置吸到碾壓裝置頂部并進入碾壓裝置頂部的集料裝置。
5.一種用于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工工藝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篩選裝置、切斷裝置、開松裝置、第一分離裝置、第二分離裝置和碾壓裝置,所述的篩選裝置、切斷裝置、開松裝置、第一分離裝置、第二分離裝置和碾壓裝置通過管道按照所述順序依次連通。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設備還包括吸風裝置,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第二分離裝置和碾壓裝置均與吸風裝置相連通。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和第二分離裝置的上部均設置為腔體,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和第二分離裝置的腔體下部均設置有振動篩分裝置,所述的第一分離裝置通過管道與第二分離裝置相連通。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碾壓裝置的頂部設置有集料裝置。
9.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風裝置連接有風源,所述風源的風量為1000-5000?m3/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殷國忠,未經殷國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817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彩巖繪畫制作工藝
- 下一篇:一種轉葉式舵機靜葉鑄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