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監控任務的管理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7208.4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1870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吳昊;謝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24/10 | 分類號: | H04W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剛;梁麗超 |
| 地址: | 518057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監控 任務 管理 方法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監控任務的管理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機器對機器(Machine?To?Machine,簡稱為M2M)通信網絡可以延伸現有信息通信網絡的通信范疇、通信領域,通過在各種可能的物體中嵌入智能和通信能力,獲取來自物理世界的信息,并基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和處理來增強和提升現有信息通信網絡業務的智能性、交互性和自動化程度。
M2M通信網絡具有多種網絡形態,可以是單獨構建的獨立物理網絡,也可以是構建在現有公眾通信網和各種政企專網之上的邏輯網絡。
M2M通信網絡在邏輯功能上可以劃分為三層,即:感知延伸層、網絡/業務層和應用層。下對這三層進行介紹:
感知延伸層:主要實現物理世界信息的采集、自動識別和智能控制。物理世界中的各種物本身不具備通信能力。傳感器、執行器、智能裝置、RFID讀寫器等智能節點采集物理世界的信息,并通過通信模塊和網絡層進行信息交互。其包含的主要部件有M2M終端設備,M2M網關設備。
網絡/業務層:網絡/業務層支撐感知層信息的傳遞、路由和控制,為物聯網人與物、物與物通信提供支撐。結合物聯網分類,網絡層面具體包含的網絡形態有:通信網、互聯網、行業網等。其包含的主要部件有M2M平臺。
應用層:應用層包含各種具體物聯網應用,既有公眾服務,也有行業服務,行業服務可以是面向公眾的行業公眾服務,也可以是滿足行業內部特定應用需求的行業專用服務。其中公眾服務是面向公眾普遍需求提供的基礎服務,如智能家居、移動支付等。行業專用服務通常是面向行業自身特有的需要,面向行業內部提供的服務,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環境等;其中部分行業服務也可以面向公眾提供,如智能交通,稱為行業公眾服務。其包含的主要部件有M2M應用服務器。
終端外設:終端外設指的是具有環境感知功能的傳感器等單個設備,它能將感知到的信息通過M2M網關發送給M2M業務平臺或M2M應用,同時還可以接收M2M應用或M2M業務平臺的對其的下行控制。
M2M網關:M2M終端外設其處理能力、存儲能力以及電源受限等特點,不能直接與通信網絡進行通信,需要通過M2M網關接入通信網絡。M2M網關可以進行M2M感知延伸層與上層網絡之間的協議轉換。M2M網關除了能夠匯聚和轉發M2M終端外設采集到的數據信息外,還可以接收M2M應用或M2M業務平臺的控制信息,對終端外設進行管理。
M2M平臺向M2M應用提供一些共性的能力和支撐,并提供開放的接口,使應用可以接入和使用網絡資源和能力。通過向具體M2M應用屏蔽底層具體網絡實現,可以簡化物聯網應用開發復雜度和降低物聯網應用開發部署成本。
在M2M通信網絡架構中,網關作為連接和管理感知延伸層終端設備的功能實體,需要能夠提供給M2M平臺或M2M應用服務器M2M應用執行狀態,網關軟件和硬件運行狀態,終端設備的運行狀態等信息,以提供給M2M平臺或M2M應用服務器統計數據和故障報警。然而,現有技術并沒有提供一種監控方式能夠滿足M2M通信網絡架構中的這一需求,而且,也無法根據監控對象和報告方式將監控任務劃分為不同種類,也無法通過M2M業務平臺,M2M應用服務器或網關對監控任務進行添加、刪除或修改等操作。
針對相關技術中無法根據監控對象和報告方式將監控任務劃分為不同種類,也無法通過M2M業務平臺,M2M應用服務器或網關對監控任務進行添加、刪除或修改等操作的問題,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監控任務的管理方法及裝置,以至少解決上述問題。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監控任務的管理方法,包括:網關接收機器對機器(M2M)業務平臺或M2M應用服務器發送的監控配置信息,其中,監控配置信息中攜帶有用于管理監控任務的管理參數;網關根據管理參數對監控任務進行管理。
優選地,管理參數包括:監控任務添加/修改列表,和/或,監控任務刪除列表。
優選地,監控任務添加/修改列表包括以下組合之一:監控標識、監控對象,以及報告配置;監控標識和監控對象;監控標識和報告配置;監控任務刪除列表包括:監控標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720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