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結構人行天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7169.8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47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曹景;周莉;劉旭鍇;張洪海;唐穎;田川;孫東利;邢錦;姜鋒;陳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E01D1/00 | 分類號: | E01D1/00;E01D19/02;E01D19/00;E01D19/04;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責任專利代理事務所 12201 | 代理人: | 琪琛 |
| 地址: | 300051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鋼結構 人行天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木工程的橋梁結構,具體的說,是涉及一種天橋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人行天橋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滿足人行交通功能的基礎上,逐漸向結構輕巧、造型獨特、跨度較大、承載力高、安裝便利的綜合性要求邁進,鋼結構已逐步取代混凝土成為人行天橋的主要材料。目前的人行天橋大多采用簡支鋼箱梁的結構形式。
根據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設計規范(CJJ?69-95),當簡支鋼箱梁的人行天橋主跨跨徑較大時,梁高也需隨之增大。例如當主跨跨徑為50m時,要使結構豎向振動基頻滿足規范中大于3Hz的要求,梁高至少要達到2.3m。而采用如此大的梁高,會帶來一系列弊端:結構厚重、景觀效果不佳;在滿足橋下5米凈空的前提下,天橋需設置的臺階階數增加,不夠人性化。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是現有簡支鋼箱梁天橋結構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鋼結構人行天橋及其施工方法,本文所稱的鋼結構人行天橋為門式剛架天橋結構,其結構簡單、施工方便、受力合理,能夠安全可靠地傳遞計算荷載產生的內力和變形,從而使天橋梁高降低,提升景觀效果,減少工程投資。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鋼結構人行天橋,包括主梁,所述主梁兩端分別支撐于一號墩柱和二號墩柱,所述一號墩柱底部連接一號混凝土承臺,所述二號墩柱底部連接二號混凝土承臺,所述主梁和所述一號墩柱、所述主梁和所述二號墩柱固結,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連接處為固結構造,所述二號墩柱與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連接處為鉸接構造;
所述主梁和所述一號墩柱的固結形式為所述墩柱頂部穿入所述主梁,所述一號墩柱的側腹板與所述主梁的頂板焊接,所述一號墩柱的邊腹板與所述主梁的腹板預制為整體板,所述一號墩柱的中腹板、側腹板和邊腹板上焊接有均布在所述一號墩柱內的第一加勁肋板,所述第一加勁肋板頂端延伸至所述主梁的頂板并與其焊接;
所述主梁和所述二號墩柱的固結形式為所述墩柱頂部穿入所述主梁,所述二號墩柱的側腹板與所述主梁的頂板焊接,所述二號墩柱的邊腹板與所述主梁的腹板預制為整體板,所述二號墩柱的中腹板、側腹板和邊腹板上焊接有均布在所述二號墩柱內的第一加勁肋板,所述第一加勁肋板頂端延伸至所述主梁的頂板并與其焊接;
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的固結構造包括所述一號墩柱底部埋入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中,所述一號墩柱底端設置有中部開孔的柱腳預埋板,所述柱腳預埋板與所述一號墩柱之間設置有第二加勁肋板,所述一號墩柱內設置有中部開孔的上預埋板,所述上預埋板的頂面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頂面齊平,所述一號墩柱內填充有柱內混凝土,所述柱內混凝土頂面高于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頂面,所述一號墩柱側壁焊接有設置在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與所述柱內混凝土中的剪力釘;
所述二號墩柱與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的鉸接構造包括所述二號墩柱底部設置有柱底鋼板,所述柱底鋼板與所述二號墩柱之間焊接有第三加勁肋板;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頂面設置有開孔的承臺預埋鋼板,所述承臺預埋鋼板底面連接有設置于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中的剪力板,所述剪力板周圍設置有連接于所述承臺預埋鋼板的剪力鋼筋;所述柱底鋼板與所述承臺預埋鋼板之間設置有活動鉸支座,所述活動鉸支座的數量與所述二號墩柱的腹板數相同,每一套所述活動鉸支座包括通過銷軸連接的耳板式上肋板和耳板式下肋板,所述耳板式下肋板的數量比所述耳板式上肋板的數量多一塊,所述耳板式上肋板和所述耳板式下肋板間隔設置,每一套所述活動鉸支座中的所有所述耳板式上肋板通過活動鉸頂板與所述柱底鋼板連接,每一套所述活動鉸支座中的所有所述耳板式下肋板通過活動鉸底板與所述承臺預埋鋼板連接。
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的固結構造中,所述一號墩柱底部埋入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中的深度為所述一號墩柱截面高度的2.0~2.5倍。
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的固結構造中,所述柱內混凝土頂面高于所述混凝土承臺頂面的高度為所述一號墩柱截面高度的1.0~1.5倍。
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的固結構造中,所述柱腳預埋板外邊長大于所述一號墩柱的橫截面外邊長的長度為所述一號墩柱截面高度的1.0~1.5倍。
所述一號墩柱與所述一號混凝土承臺的固結構造中,所述柱內混凝土采用微膨脹混凝土。
所述二號墩柱與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的鉸接構造中,所述活動鉸支座位于所述二號墩柱的腹板的正下方。
所述二號墩柱與所述二號混凝土承臺的鉸接構造中,所述剪力板位于所述活動鉸支座的正下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未經天津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7169.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擠塑機機頭
- 下一篇:一種電纜計米噴字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