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86933.X | 申請日: | 2012-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81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遠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衢州逗號工業設計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42 | 分類號: | H01L31/042;H01L31/052;H01L31/0216;H01L31/0352;H02N6/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衢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晶硅 發電 裝置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發電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
?
背景技術
現有的光伏發電裝置是單面平板的,無法保證全天候正對著太陽,占地面積大,發電效率低。
???
發明內容???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向社會提供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
為達到預期效果,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晶體硅載體、晶體硅電池板、底座和單晶體硅集能球,其特征在于:晶體硅載體由三個以上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面構成,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結構,在晶體硅載體的頂端設有一個鏤空狀的單晶體硅集能球,在晶體硅載體內部的下端設有一個底座,在底座上面設有蓄電池和控制器及逆變器,在底座的下面設有三個以上的支架,所述的底座和支架的表面分別設有一層保護涂層,在底座的上面或下面設有一個以上的電源插板,電源插板通過導線與逆變器相連接;晶體硅電池板設置在晶體硅載體的外表面,晶體硅電池板上設有一個以上直徑3毫米-20毫米的孔洞,孔洞貫穿晶體硅電池板的正反兩面,晶體硅電池板的外表面設有一層透明的光觸媒涂層;晶體硅電池板和單晶體硅集能球通過導線分別與底座上的控制器相連接,再將控制器依次與蓄電池和逆變器相連接。
具體實施制作時,晶體硅載體上設有一個以上凸起的支點,晶體硅電池板用防銹螺絲釘固定在晶體硅載體的支點上,在晶體硅載體和晶體硅電池板之間設有一層晶體硅薄膜電池層(晶體硅薄膜電池層復合在晶體硅載體的表面),?晶體硅電池板與晶體硅薄膜電池層距離0.5-2厘米(陽光通過晶體硅電池板上的孔洞照射到晶體硅薄膜電池層上),晶體硅薄膜電池層和晶體硅電池板通過導線分別與底座上的控制器相連接,再將控制器依次與蓄電池和逆變器相連接。?
上述的控制器與蓄電池和逆變器及光感開關的電路均為現有技術,在此就不再贅述。
有益效果:本發明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將現有平板單面的太陽能集能裝置改為金字塔結構,并在塔頂設置了晶體硅集能球,無論太陽在東或在西都能夠確保光直照正對著本光伏發電裝置的其中一面,實現全天候日光直照,以最少的占地面積獲得最多的電力,其次本發明在晶體硅電池板的外表面設有一層透明的光觸媒涂層,可以幫助晶體硅電池板分解污漬、殺菌防霉實現自潔的功能,減少灰塵或者細菌對晶體硅太陽能電池的影響,另外,通過在太陽能晶體硅電池板上設置孔洞,不但節約了晶體硅材料,還增大了太陽能晶體硅電池板與光的接觸面,充分利用光能,集能效率更高;以在相同光照環境下獲得同樣電量作為參照值,與現有背景技術相比較,則:本發明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所需的占地面積更少,而以同樣占地面積相比,則:本發明的發電效率更高;本發明以更少占地面積獲得更高發電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附圖1中的序號分別表示:晶體硅載體1、晶體硅電池板2、底座3、孔洞4、蓄電池5、控制器6、逆變器7、電源插板8、支架9、晶體硅集能球10。
實施例1:參見附圖1,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晶體硅載體1、晶體硅電池板2、底座3和單晶體硅集能球10,其特征在于:晶體硅載體1由三個以上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面構成,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結構,在晶體硅載體1的頂端設有一個鏤空狀的單晶體硅集能球10,在晶體硅載體1內部的下端設有一個底座3,在底座3上面設有蓄電池5和控制器6及逆變器7,在底座3的下面設有三個以上的支架9,所述的底座3和支架9的表面分別設有一層保護涂層,在底座3的上面或下面設有一個以上的電源插板8,電源插板8通過導線與逆變器7相連接;晶體硅電池板2設置在晶體硅載體1的外表面,晶體硅電池板2上設有一個以上直徑3毫米-20毫米的孔洞4,孔洞4貫穿晶體硅電池板2的正反兩面;晶體硅電池板2和單晶體硅集能球10通過不同的導線分別與底座3上的控制器6相連接,再將控制器6依次與蓄電池5和逆變器7相連接。
實施例2:參見附圖1,結合實施例1,一種單晶硅光伏發電裝置,包括:晶體硅載體1、晶體硅電池板2、底座3和單晶體硅集能球10,其特征在于:晶體硅載體1由三個以上由下至上逐漸縮小的面構成,為上小下大的金字塔形結構,在晶體硅載體1的頂端設有一個鏤空狀的單晶體硅集能球10,在晶體硅載體1的表面設有一個以上凸起的支點,在晶體硅載體1內部的下端設有一個底座3,在底座3上面設有蓄電池5和控制器6及逆變器7,在底座3的下面設有三個以上的支架9,所述的底座3和支架9的表面分別設有一層保護涂層,在底座3的上面或下面設有一個以上的電源插板8,電源插板8通過導線與逆變器7相連接;晶體硅電池板2設置在晶體硅載體1的外表面,用防銹螺絲釘固定在晶體硅載體1的支點上,在晶體硅載體1和晶體硅電池板2之間設有一層晶體硅薄膜電池層(晶體硅薄膜電池層復合在晶體硅載體1的表面),?晶體硅電池板2與晶體硅薄膜電池層距離0.5-2厘米,在晶體硅電池板2上設有一個以上直徑3毫米-20毫米的孔洞4,孔洞4貫穿晶體硅電池板2的正反兩面,便于陽光通過晶體硅電池板2上的孔洞4照射到晶體硅薄膜電池層上,晶體硅電池板2的外表面設有一層光觸媒涂層;晶體硅薄膜電池層和晶體硅電池板2通過導線分別與底座3上的控制器6相連接,再將控制器6依次與蓄電池5和逆變器7相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衢州逗號工業設計有限公司,未經衢州逗號工業設計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693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數控電瓷修坯機
- 下一篇:眼鏡鏡片的電連接結構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