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鐵水澆鑄用的脫模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6414.3 | 申請日: | 2012-10-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18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天能;陸家普;楊浩;姚永基;段天云;劉趙明;莊澤燦;官曉清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C3/00 | 分類號: | B22C3/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專利事務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 地址: | 6516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鐵水 澆鑄 脫模劑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鋼鐵冶煉鐵水澆鑄用的脫模劑配方及其應用方法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鐵水在鑄鐵機鏈帶的鑄鐵模內經噴水冷卻凝固成鐵塊后,在鑄鐵機機頭處與鑄鐵模脫離,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在鑄鐵模和鐵塊之間噴涂一層惰性的涂層(脫模劑),才能使鐵塊能夠方便的從鑄鐵模中脫落。目前冶煉行業鐵水澆鑄常用的脫模劑配兌方法常有兩種:一種是活性石灰加煤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成脫模劑;第二種是活性石灰、類石墨、廢舊鎂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等類型的脫模劑;然后加入一定比例的水混合成泥漿噴涂到鑄鐵模內表面,在鐵塊與鑄鐵模之間形成一層隔膜層,以便鐵塊隨著鑄鐵模到達鑄鐵機機頭時,能自然脫落。運用上述方法配兌的脫模劑,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大多數鐵塊脫模的問題,但是還存在以下問題:(1)活性石灰、煤粉加水制備的脫模劑溶液,在鑄鐵模上的粘附能力較差,導致鐵塊脫模效率低;(2)脫模劑的抗磨損性和抗刮擦性能較弱。(3)對一些成分特殊的鐵塊來說,第一種方法制備的脫模劑顯然不能滿足生產需求。采用第二種活性石灰、類石墨、廢舊鎂材料加水制備的脫模劑不僅消耗大量資源,還增加生產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鐵水澆鑄用的脫模劑配兌方法。
本發明原料組份按照重量百分比為40~50%的生石灰、20~30%的黃泥粉、20~40%的煤粉配兌,根據這一配比加入到配漿池,通過水含量來調節漿液濃度,使脫模劑達到最優效果。?
本發明在原料粒度上要求:生石灰和黃泥粉的規格為180~200目占80%以上,煤粉的粒度在5mm以下的占90%以上,使各原料發揮其最優的活性。
采用本發明制備的脫模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鑄鐵模上的粘附能力較強,噴涂均勻;
2、鐵塊脫模率達98%以上;
3、配兌脫模劑時便于觀察,可以很好的控制脫模劑粘稠度。
4、大大提高了脫模劑的抗磨損性能以及抗刮擦性能;
5、生石灰和黃泥粉用量少,且單價較低;
6、鑄鐵模上被冷卻水沖刷下的脫模劑,沉淀在循環水溝和沉淀池內,經簡單清除雜物后,可以回收作為一部分原料重新配兌脫模劑,這樣既節約資源,又降低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在鑄鐵機鏈帶下方的脫模劑配漿池內,按照原料組份重量比為40%的生石灰、20%的黃泥粉、40%的煤粉配兌成脫模劑。其中,生石灰和黃泥粉的規格為180~200目占80%以上,煤粉的粒度在5mm以下的占90%以上。
然后加入一定的水量制備成脫模劑溶液使用,加入的水量可以根據實際脫模劑溶液的濃度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實施例二
如實施例一中的方法,其原料組份重量比為40%的生石灰、30%的黃泥粉、30%的煤粉配兌成脫模劑。
實施例三
如實施例一中的方法,其原料組份重量比為50%的生石灰、20%的黃泥粉、30%的煤粉配兌成脫模劑。
實施例四
如實施例一中的方法,其原料組份重量比為50%的生石灰、30%的黃泥粉、20%的煤粉配兌成脫模劑。
實施例五
如實施例一中的方法,其原料組份重量比為45%的生石灰、25%的黃泥粉、30%的煤粉配兌成脫模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未經云南新立有色金屬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641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