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對電子憑證進行認證的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5748.9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31266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5-10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巖;羅幸福;邵九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師事務所11247 | 代理人: | 張瀟,楊曉光 |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朝陽區霄***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子 憑證 進行 認證 方法 系統 | ||
1.一種用于在通信網絡中對電子憑證進行認證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網絡包括用戶終端、認證服務器和認證終端,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
認證終端生成與用戶終端的電子憑證的相關的第一認證數據;
對所述第一認證數據進行數模轉換,以生成第一音頻信號;
經由音頻通信信道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發送給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經過模數轉換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轉換為第一認證數據,并且基于所述第一認征數據、用戶終端的標識符和電子憑證生成第二認證數據;
將所述第二認證數據發送給認證服務器;以及
認證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認證數據中的第一認證數據和用戶終端標識符來對電子憑證進行認證,并且生成指示認證成功或認證失敗的原始認證回復消息,根據加密算法對原始認證回復消息進行加密并將加密后的認證回復消息發送給用戶終端;
所述用戶終端將經加密的認證回復消息數模轉換為第二音頻信號,將所述第二音頻信號發送給所述認證終端,所述認證終端對接收到的所述第二音頻信號進行模數轉換,以轉換為經加密的認證回復消息,對所述經加密的認證回復消息進行解密以生成原始認證回復消息,并且利用輸出設備將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提供給用戶;
所述認證終端是電子印章,所述電子印章包括:MCU單片機、Audio Codec內置功放、ISO7816控制器IC、PSAM卡,揚聲器、麥克風、備用電池、RTC控制器、32.768K晶體、主電池、電池轉換和充電電路;
MCU單片機實現對電子印章的整體控制,Audio Codec內置功放實現音頻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和數字信號轉換為音頻模擬信號,以及實現對音量、降噪、回聲抑制、輸入輸出的音頻模擬信號的放大,ISO7816控制IC用于MCU單片機與PSAM卡之間建立通信接口,其中PSAM卡是加密IC芯片,負責裝置的安全控管;揚聲器用于輸出音頻信號,麥克風用于接收音頻信號;主電池用戶為電子印章提供電力,其將電力通過電源轉換提供給MCU單片機,電池轉換和充電電路用于為主電池進行充電,從而保證主電池的電力供應,備用電池,用于為RTC控制器提供電力,所述RTC控制器為電子印章提供對實時時鐘的控制,從而保持電子印章的內部時間,所述32.768K晶體用于產生基礎時鐘脈沖,并且所述RTC控制器根據基礎時鐘脈沖來控制實時時鐘;
進一步包括所述認證終端保持與認證服務器相同的時間,并且認證終端根據加密算法對所述時間進行加密以生成時間加密因子,將所述時間加密因子增加到所述第一認證數據中;
其中所述認證終端和所述認證服務器通過無線通信定期同步時間以保持時間一致;和/或所述認證終端和所述認證服務器通過時間加密因子確定時間是否保持一致。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認證數據包括:所述認證終端的標識符和與認證相關的動態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與認證相關的動態信息包括以下內容中的至少一個:認證終端的許可信息、認證終端的狀態信息以及認證終端的級別信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對所述第一認證數據進行數模轉換之前,還包括使用3DES算法對所述第一認證數據進行加密;以及在所述用戶終端經過模數轉換將所述第一音頻信號轉換為第一認證數據之后,根據3DES算法對所述第一認證數據進行解密。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輸出設備為顯示器、揚聲器、指示器或打印機,并且利用輸出設備將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提供給用戶具體為:利用顯示器顯示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的內容、利用揚聲器通過聲音來輸出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的內容、利用指示器通過指示燈方式指示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對應的認證狀態或利用打印機輸出所述原始認證回復消息的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5748.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