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硫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的納米鎳粉的處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5505.5 | 申請日: | 201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502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06 |
| 發明(設計)人: | 吳慧星;汪興長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廣博納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2F1/00 | 分類號: | B22F1/00 |
| 代理公司: | 寧波市鄞州甬致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 地址: | 315153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含硫片式 多層 陶瓷 電容 器用 納米 處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含硫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的納米鎳粉的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內電極材料為Pd/Ag合金或純Pd電極,但因其成本高,采用賤金屬材料來代替Pd/Ag電極是MLCC發展的重要趨勢。為了兼顧大容量和低成本方面的要求,賤金屬Ni電極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目前Ni電極已成為實用化程度最高,研究最廣泛的一種賤金屬電極。
作為MLCC的一般制備方法,是使鈦酸鋇等介電體粉末與有機粘合劑混合并懸浮,利用刮刀法將其成型成片狀,從而制成介電體生料片。另一方面,將用作內部電極的金屬粉與有機溶劑、增塑劑、有機粘合劑等有機化合物混合,形成金屬膏粉,由絲網印刷法印刷在上述生料片上。之后,順次進行干燥、疊合和模壓,通過加熱處理除去有機成分,然后再1300℃左右或更高溫度下進行燒結。之后將外部電極燒接在兩端,得到疊層陶瓷電容器。
在制備疊層陶瓷電容器的工藝中,由于氧化還原反應而在金屬粉體內發生膨脹、收縮,從而體積發生變化。另一方面介電體本身也因燒結而發生體積變化,但由于將介電體與金屬粉這兩種不同的物質同時燒結,所以燒結過程中每種物質的膨脹、收縮的體積變化等燒結行為不同,因此在MLCC金屬膏層上產生形變,結果導致龜裂或剝離等被稱作脫層的層狀結果破壞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脫層問題,在中國專利網上公開了一種鎳粉,通過使鎳粉中含有適量的硫和碳,可得到氧化行為、還原行為和燒結行為等熱行為優異的鎳粉,可以有效的防止MLCC燒結脫層問題。但是,該鎳粉原粉為化學法制備,其加硫方法如果應用于PVD法生產的鎳粉原粉會導致如下問題:含硫有機化合物包覆很不穩定,容易被有機溶劑洗滌掉,而且烘干或噴干過程中,容易脫硫,造成鎳粉包覆不均勻,硫含量的穩定性難以保證,同時其方法不能保證粉體的低雜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既保證金屬鎳粉低雜性,又保證鎳粉穩定含有一定比例的硫、不易脫硫的含硫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的納米鎳粉的處理方法。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含硫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用的納米鎳粉的處理方法,處理步驟包括:
(1)取平均粒徑為1000nm以下的金屬鎳粉,將其加入到無機溶劑中得到固-液體系,該固-液體系的固含量控制在5%~50%;
(2)對步驟(1)固-液體系進行機械分散處理,分散時間控制在10min~60min,機械分散時固-液體系的溫度控制在10~50℃;
(3)然后對步驟(2)所得的固-液體系進行有機酸處理10min~120min,酸液(有機酸)投入量為固含量質量的0.1%~5%;加入酸液后,該固-液體系的固含量控制在5%~50%;
(4)上述步驟(3)酸液處理后的固-液體系,通過無機溶劑置換調節PH,使PH值在5.5~7.0,通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分析儀檢測該固-液體系中粉體的雜質含量,將粉體中的雜質含量酸洗至:Al≤100ppm、Ca≤100ppm、Mg≤100ppm、Fe≤100ppm、Si≤100ppm范圍內;
(5)用有機溶劑將步驟(4)中固-液體系的無機溶劑置換掉,然后對此固-液體系再進行機械分散處理,分散時間控制在10min~60min,機械分散時固-液體系的溫度控制在10~50℃;
(6)向上述步驟(5)分散處理后固-液體系中加入已經溶解在乙醇溶劑中的含硫有機物,然后機械攪拌處理10min~60min,固含量控制在10%~60%,有機硫化物投入量以其含有的硫含量計為固-液體系的固含量質量的0.01~1%,然后進行烘干或噴霧干燥得到含硫為1~10000ppm,含碳1-10000ppm的低雜質含硫鎳粉。
本發明所用的原料為PVD法制備的納米鎳粉(PVD法較CVD法:1、環保,對空氣、水和環境無污染,也沒副產品產生,而CVD法會產生高腐蝕性氣體,需要回收處理,并且產生大量廢水對環境造成污染,對設備要求更高;2、PVD法較CVD法生產的原粉具有較高的結晶力度和較高的起始氧化溫度,并且PVD法生產的原粉是球形,無燒結現象,易于分散,粒徑分布較窄。)。
本發明步驟(1)中所述的金屬鎳粉平均粒徑優選為150nm~600nm的金屬鎳粉。
本發明步驟(1)、(4)中所述的無機溶劑為去離子水、反滲透水、蒸餾水的一種。
本發明步驟(1)中所述的固含量優選為20%~35%。
本發明步驟(2)中所述的機械分散處理方式為超聲波分散,乳化劑分散,高速破碎機分散中的任一種(均為行業內常規的分散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廣博納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寧波廣博納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55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