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地下巖溶探測精度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5113.9 | 申請日: | 2012-10-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86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胡偉光;印峰;謝紅斌;劉若冰;韋祎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G01V1/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創畢升專利事務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韞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地下 巖溶 探測 精度 方法 | ||
1.一種提高地下巖溶探測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①分頻處理:輸入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然后對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進行分頻處理,得到一系列頻率從低到高的分頻數據體;
②相干數據處理:分別對所述不同的分頻數據體使用相干算法進行運算,得到一系列的分頻相干數據體;
③加權數據處理:對所述一系列的分頻相干數據體利用最優加權因子進行加權數據處理,得到重構數據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地下巖溶探測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①包括以下步驟:
(11)開展研究區的測井資料和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的精細標定,即將巖溶發育層段標定在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剖面上,并將該巖溶發育層段作為目標段,對該目標段進行頻譜分析,得到研究區的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的有效頻帶范圍,再根據所述有效頻帶范圍設計分頻的起、止頻帶范圍;
(12)如果井資料滿足建模條件,則利用已知不同規模的巖溶地質體進行正演計算,以確定出研究區不同規模巖溶地質體的調諧頻率,該調諧頻率應包含在有效頻帶范圍之內;
正演計算的公式如下:
f=V/4H
其中,H為巖溶地質體模型的厚度,f為調諧頻率,V為層速度;
如果井資料不滿足建模條件,則利用反演方法求取調諧頻率。通過對所述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經過相干算法計算后得到的相干數據體沿巖溶發育層位提取相干切片,選取切片平面上不同發育規模的巖溶所造成的相干值異常點范圍,并對該范圍的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體進行時頻分析,以此統計得到不同發育規模的巖溶地質體的調諧頻率;
(13)對步驟(12)中得到的所述不同發育規模的巖溶地質體的調諧頻率進行統計分析得到頻譜分析成果,劃分出不同發育規模的巖溶地質體的調諧頻率集中分布的頻段,再根據所述頻譜分析成果設計分頻數據的參數,所述參數包括分頻個數和濾波頻段;
(14)應用離散傅里葉變換把所述疊后純波保幅地震數據變換到頻率域,然后按步驟(13)設計的所述參數利用頻率域濾波方法生成一系列不同頻段的分頻數據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地下巖溶探測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②包括以下步驟:
(21)選取相干算法,然后對相干算法中的x、y方向上的視傾角α和β進行參數測試,找到能準確識別出測試區域內的巖溶形態時的α和β的值,所述測試區域為研究區的一部分;
(22)應用該α和β的值對研究區內所述的一系列不同頻段的分頻數據體進行相干計算,得到一系列的分頻相干數據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地下巖溶探測精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③包括以下步驟:
(31)求取所述分頻相干數據體的加權因子;所述加權因子是通過等值法或者非等值法進行計算得到的;然后從所有加權因子中選出較好的加權因子,所述較好的加權因子是指能綜合突出要預測的中、小規模巖溶地質體邊界的加權因子;
(32)針對所述較好的加權因子進行覆蓋目標地質體在內的小范圍數據重構后求取其相對應的評價因子,然后找到最小的評價因子,所述最小的評價因子對應的加權因子即為最優加權因子;
所述評價因子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為評價因子,Mi為第i點重構數據體的目標地質體的相干值,M′i為第i點疊后純波的分頻相干數據體的目標地質體的相干值,n為測試計算用到的部分數據體中的所有樣點個數;
(33)對所述分頻相干數據體采用步驟(32)得到的最優加權因子進行研究區數據重構得到重構數據體;
進行數據重構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Y為加權數據處理后的重構數據體;Ci為第i個加權頻率相干數據體;其中ki為第i個加權頻率相干數據體的最優加權因子,且0≤k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5113.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