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脫氮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4802.8 | 申請日: | 201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6398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 發明(設計)人: | 汪傳新;彭永臻;張為堂;王淑瑩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30 | 分類號: | C02F3/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體化 生物 濾池 深度 方法 | ||
1.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深度脫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以下裝置,該裝置由進水系統、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碳源投加系統、曝氣系統和水沖系統連接組成,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從下至上為第一支撐層(2)、硝化區(3)、中間水層(4)、氣水分離器(5)、第二支撐層(6)、反硝化區(7)和清水區(8);清水區(8)設有排放水的管道(9);曝氣系統(10)和水沖系統(14)連接到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底部;
所述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硝化區(3)和反硝化區(7)的體積比為1:1~4:1;所述硝化區(3)和反硝化區(7)中的濾料為輕質填料,其比重介于1.0~1.5g/cm3,孔隙率為55%~85%;所述中間水層(4)內無濾料,其高度為硝化區(3)高度的30%~40%;?
所述氣水分離器(5)的漏斗狀收集口安裝于中間水層(4);所述氣水分離器(5)的排氣端安裝閥門(11);
所述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中間水層(4)設置反沖洗排水管(15);
所述裝置的進水系統(1)與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硝化區(3)連接;所述碳源投加系統(12)通過布水器(13)與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反硝化區(7)連接?;
所述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
1)含氮的污廢水由進水系統(1)泵入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硝化區(3),水力停留時間為30~60min,溶解氧為1.0~3.0mg/L;
2)曝氣系統(10)對曝氣生物濾池的硝化區(3)充氧,氣水比為3~8,附著于硝化區(3)填料上的硝化菌利用水中的溶解氧將大部分氨氮氧化為硝態氮,控制氨氮濃度為1-3mg/L;
3)氣體和液體流經中間水層(4),氣體通過氣水分離器(5)排放;液體流經反硝化區(7);
4)碳源投加系統(12)通過布水器(13)向反硝化區(7)中的反硝化菌提供用于反硝化脫氮的電子供體,混合液中的硝態氮被還原為氮氣,水力停留時間為20~50min,溶解氧為0.2~0.5mg/L;
5)深度脫氮的處理水流經清水區(8),通過管道(9)排放;
6)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運行1-5天后,關閉進水系統(1)和碳源投加系統(12),打開反沖洗排水管(15),利用清水區(8)中的清水排除反硝化區(7)脫落的生物膜和截留的懸浮物;
7)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運行10-20天后,對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反沖洗,反沖洗氣體和反沖洗水分別通過曝氣系統(10)和水沖系統(14)進入一體化曝氣生物濾池的底部,反沖洗排水通過反沖洗排水管(15)排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480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易于安裝的夾具機構和衛星天線裝置
- 下一篇:電動自行車用圓柱鋰電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