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雙譜分析的結構微裂紋混頻非線性超聲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84727.5 | 申請日: | 201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8094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0 |
| 發明(設計)人: | 焦敬品;孫俊俊;李楠;劉增華;宋國榮;吳斌;何存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9/12 | 分類號: | G01N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劉萍 |
| 地址: | 100124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譜分析 結構 裂紋 混頻 非線性 超聲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雙譜分析的結構微裂紋混頻非線性超聲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檢測方法步驟如下:
1)根據激勵探頭的頻率響應特性,選取幅值響應最大的一點頻率作為激勵探頭的激勵頻率;根據激勵/接收探頭的頻率響應特性在幅值衰減小于-3dB的頻率范圍內并綜合考慮接收系統特性,確定激勵/接收探頭的頻率變化范圍;
2)將兩探頭分別置于試件的兩端;同時激勵兩探頭,并用SNAP系統追蹤和頻和差頻信號;
3)根據和頻和差頻信號的追蹤結果,選取幅值最大的點作為激勵/接收探頭的頻率;
4)按照上述選定的頻率激勵激勵探頭和激勵/接收探頭,用示波器采集此時的激勵/接收探頭接收到的信號;
5)對該接收信號進行雙譜分析,根據分析結果中是否產生差頻和頻對應的非零特征點,即可判斷是否存在結構微裂紋;
6)保持選定的激勵信號頻率不變,通過設置不同的激勵信號延時,其中一個激勵信號延時為固定值,另一個激勵信號延時值變化,使兩列波在試件長度方向上依次相遇;用SNAP系統追蹤該過程時的和頻和差頻信號;
7)根據追蹤結果,當兩列波在微裂紋附近處相遇時,差頻和頻信號幅值最大,據此可判斷微裂紋所在位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工業大學,未經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4727.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輸入電源無差別輸出自保護轉換電路
- 下一篇:一種多功能橡皮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