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水稻的分子標記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82958.2 | 申請日: | 2012-10-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2576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16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靜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稻 分子 標記 方法 | ||
技術領域
?水稻的分子標記方法屬于分子生物學領域。
背景技術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作物,世界半數以上的人口以此為生。我國是秈稻和雜交稻的種植大國,水稻與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在基因排列上具有同線性,目前已成為遺傳學和基因組研究的模式植物,因此進行水稻分子標記方法的研究,對提升我國農作物育種水平和培育新品種具有重要意義,并將幫助全球解決食物問題。
????水稻不僅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而且還是重要的模式植物之一,其相關的遺傳、發育、進化及其育種等研究一直備受科學家重視,研究內容涉及到水稻的基礎及其應用研究的各個方面,基于DNA多態性的分子標記因其具有的獨特優越性而成為解決這些科學問題的有力工具之一。
????其優越性體現在:①表現穩定,多態性直接以DNA形式表現,無組織器官、發育時期特異性,不受環境條件、基因互作影響;②數量多,理論上遍及整個基因組;③多態性高,自然界存在許多等位變異,無需專門人為創造特殊遺傳材料,這為大量重要性狀基因緊密連鎖的標記篩選創造了條件;④對目標性狀表達無不良影響,與不良性狀無必然連鎖;⑤部分標記遺傳方式為共顯性,可鑒別純合體與雜合體;⑥成本低,一般實驗室均可進行。對于特定探針或引物可引進或根據發表的特定序列自行合成。基于這些特點,分子標記現已被廣泛用于水稻有關功能基因標記、基因克隆、遺傳圖譜和物理圖譜的繪制、農藝性狀的分子標記輔助選擇、生物進化、遺傳多樣性研究等許多方面研究。
利用分子標記技術分析生物個體之間DNA序列差別并用于作圖的研究始于1980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現在的DNA標記技術已有十多種,
發明內容
水稻是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單字葉模式植物。基于栽培稻兩個亞種秈稻-粳稻的起源方式、分化過程、形成機制、遺傳多樣性分析以及秈稻-粳稻滲入系的鑒定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科學問題,對于水稻的遺傳育種中優良組合的選配、秈稻-粳稻雜種優勢的利用等實際問題也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和研究意義。開發基于秈稻-粳稻差異的分子標記是解決這些科學問題的有力工具之一。
1、基于雜交的分子標記
????典型代表是DNA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該技術是基于Southern雜交的分子標記的方法,是第一代分子標記。其基本原理是將不同個體基因組DNA用限制性內切酶酶切后,與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或非同位素標記的DNA分子探針(RFLP標記)進行分子雜交,通過放射性自顯影等技術來顯示酶切片段的大小,從而檢測不同遺傳位點的等位變異(多態性)。RFLP標記呈共顯性,標記準確,不影響表型,數目也較多。但其需要的DNA量較大,分析程序復雜,技術難度大,需要同位素標記探針費時,成本較高。
2、基于PCR的分子標記
常見的包括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AFLP?(Amplified?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SSR?(simple?sequence?repeats,又稱microsatellite)、SCAR(sequence-characterized?amplified?region)、STS(sequence-tagged?site)、CAPS?(cleaved?amplified?polymorphiic?sequence)等。具體表現為:
(1)隨機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DNA(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DN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靜,未經李靜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295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電鍍線上鍍液槽的取液管
- 下一篇:一種室內模擬隧道開挖的實驗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