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導電抗紫外線面料及其加工工藝無效
申請號: | 201210382912.0 | 申請日: | 2012-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4333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27 |
發明(設計)人: | 洪桂煥 | 申請(專利權)人: | 紹興縣廣豐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導電 紫外線 面料 及其 加工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導電抗紫外線面料及其加工工藝,屬于合成纖維與復合紗的復合物技術領域。
技術背景
金屬(不銹鋼)纖維是經過多次拉伸,集束拉伸,熔融紡絲,切削或須晶等過程,把不銹鋼做成直徑4-16μm的纖維材料(長絲或短纖),相當柔軟,然后混入常規紡織材料,做成防靜電織物。這類織物最早是由日本精線公司研制開發成功的。混有不銹鋼導電纖維的導電紗,具有很好的耐熱、耐化學腐蝕性,導電性能良好,不受酸、堿和其他化學藥品的影響,染色可采用常規方法,由于織物中不銹鋼纖維含量較低,完全不影響織物的外觀和手感。
在織物中只要添加很少量的導電纖維,就能達到靜電驅散的要求。適用于耐高溫屏蔽防電磁波輻射之針織布、機織布、高溫輸送帶、消除靜電帶、防電磁波輻射布料的織造原材料。
抗紫外紗線是在PET纖維的紡絲過程中,將耐高溫的抗紫外紡絲母粒均勻的加入到PET紡絲熔體中,在纖維冷卻成形后,納米級的抗紫外劑均勻地分布在纖維表面和內部。與傳統的后整理法或涂層法相比,具有抗紫外作用持久、永不消褪的特點。經多次的洗滌及烘干對纖維及織物的抗紫外功能基本無影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導電抗紫外線面料。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導電抗紫外線面料,以金屬絲包覆紗(21S棉+68D金屬絲)為經紗、抗紫外紗與棉組成的低捻度復合絲為緯紗,經紗和緯紗互相垂直織造而成。
所述經紗的密度為415根/10cm,緯紗的密度為325根/10cm。
本發明導電抗紫外線面料及其加工工藝,包括如下步驟:
(1)經紗經自動絡筒機絡筒后,再經倍捻、定型、整經、穿經工序;
(2)經紗經自動絡筒機絡筒后,再經倍捻、定型、并合、倒筒工序;
(3)將經上述加工工序的經紗與緯紗一起織造成坯布,而在整個織造過程中,應控制好長絲纖維的張力;
(4)將織造好的坯布經翻布、精練、脫水開幅、預定型、堿減量、染色、脫水開幅、柔軟定型這幾道工序后整理工序后完成整個加工工藝。
所述步驟(4)中的染色工序,采取分段升溫的染色過程,升溫到90℃保溫30min,然后以1.5℃/min的速率升溫到112-122℃,保溫45min后降溫,開注入清水、皂洗劑,升溫至95℃清洗15min。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導電纖維及抗紫外紗為原料,增強了面料的導電、抗紫外線等性能,并賦予面料柔軟、滑爽的手感,使此面料具有更佳的透氣透濕性和穿著舒適性。
具體實施方案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表1:染色工序中保溫45min的溫度值
本發明導電抗紫外線面料,它是以金屬絲包覆紗(21S棉+68D金屬絲)為經紗、抗紫外紗與棉組成的低捻度復合絲為緯紗,織造而成。
經紗經自動絡筒機絡筒后,經倍捻、定型、整經、穿經工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紹興縣廣豐印染有限公司,未經紹興縣廣豐印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291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絎縫機托槽固定臂
- 下一篇:一種磁性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