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多級式成型芯模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82342.5 | 申請日: | 2012-10-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0951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03 |
| 發明(設計)人: | 金鑫;秦仙興;張園春;渠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29C33/76 | 分類號: | B29C33/76;B29K27/18;B29L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師事務所 11256 | 代理人: | 樓仙英;徐年康 |
| 地址: | 20012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級 成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成型芯模,特別是一種用于糊膏狀擠出法來生產聚四氟乙烯管材的多級式成型芯模。
背景技術
聚四氟乙烯管材作為一種新材料,國際上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逐漸推廣使用,一般用于輸送液體或氣體介質。在輸送介質時,光滑的內壁可以減小摩擦阻力,從而降低能量損耗,還能夠延長聚四氟乙烯管材的使用壽命。
聚四氟乙烯分散樹脂在成型管材時,一般采用糊膏狀擠出成型,其成型芯模一般均采用圖3中所示結構,其包括兩個圓柱體以及連接在兩個圓柱體之間的一個圓錐臺體。聚四氟乙烯樹脂在進行糊膏狀擠出成型時,口模與芯模留下的空間即為物料通道。從上至下,該通道的截面積越來越小直到最小。物料在擠出時受到的壓力是一樣的,截面積越小,壓強越高,剪切力也越大。每種物料都有自己所能夠承受的極限剪切力。一旦剪切力超過樹脂所能夠承受的極限時,微觀上表現為樹脂成纖時纖維被拉斷;宏觀上則表現為管材表面出現顆粒狀、凹凸不平的物質。使用圖3中結構的芯模成型壓縮比在300∶1以上中型聚四氟乙烯管材時,管材內壁會出現顆粒狀的、凹凸不平的物質。該顆粒狀、凹凸不平的物質一旦出現,管體內壁就不會光滑,管材的質量就會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糊膏狀擠出法生產聚四氟乙烯管材所使用的多級式條狀芯模,旨在提高聚四氟乙烯大壓縮比中型管材的內壁質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多級式成型芯模,其包括連接部、定位部以及成型部,所述定位部位于所述連接部和所述成型部之間,所述成型部包括鄰近所述定位部的第一圓柱體、遠離所述定位部的第二圓柱體、連接在所述第一圓柱體和所述第二圓柱體之間的至少2個圓錐臺體以及連接在相鄰的圓錐臺體之間的第三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直徑和所述圓錐臺體的截面圓的直徑沿著遠離所述連接部的方向逐漸減小。
其中,所述成型部包括第一圓錐臺體和第二圓錐臺體,所述第三圓柱體連接在所述第一圓錐臺體和所述第二圓錐臺體之間,所述第一圓柱體連接到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所述第一圓錐臺體的較小端的直徑等于所述第三圓柱體的直徑,所述第一圓錐臺體的較大端的直徑等于所述第一圓柱體的直徑,以及所述第二圓錐臺體的較小端的直徑等于所述第二圓柱體的直徑,所述第二圓錐臺體的較大端的直徑等于所述第三圓柱體的直徑。
有益效果:
采用根據本發明的多級式成型芯模來成型聚四氟乙烯管材時,由于樹脂剪切力減小,因此能夠減少顆粒狀、凹凸不平的物質出現。
附圖說明
本發明的結構和操作方式以及進一步的目的和優點將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描述得到更好地理解,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的多級式成型芯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根據本發明的多級式成型芯模的使用狀態圖;以及
圖3是現有技術的成型芯模的使用狀態圖。
1連接部????????????2定位部
3成型部????????????4第一圓柱體
5第一圓錐臺體??????6第三圓柱體
7第二圓錐臺體??????8第二圓柱體
10成型芯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參見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多級式成型芯模10包括連接部1、定位部2以及成型部3,其中連接部1上設有螺紋,用于連接到外部設備。定位部2位于連接部1和成型部3之間,用于在擠出過程中進行定位。成型部3包括鄰近定位部2的第一圓柱體4、遠離定位部2的第二圓柱體8、連接在第一圓柱體4和第二圓柱體8之間的至少2個圓錐臺體以及連接在相鄰的圓錐臺體之間的第三圓柱體。
具體地,成型部3包括第一圓錐臺體5和第二圓錐臺體7,第一圓錐臺體5與第一圓柱體4連接,第二圓錐臺體7與第二圓柱體8連接,第三圓柱體6連接在第一圓錐臺體5和第二圓錐臺體7之間。第一圓柱體4連接到定位部2,第一圓柱體4的直徑大于第二圓柱體8的直徑,第一圓錐臺體5的較小端的直徑等于第三圓柱體6的直徑,第一圓錐臺體5的較大端的直徑等于第一圓柱體4的直徑,以及第二圓錐臺體7的較小端的直徑等于第二圓柱體8的直徑,第二圓錐臺體7的較大端的直徑等于第三圓柱體6的直徑,由此,第一、第二、第三圓柱體4、6、8的直徑和第一、第二圓錐臺體5、7的截面圓的直徑沿著遠離連接部1的方向(圖1中從左向右)逐漸減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未經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234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離合器拖曳轉矩測量裝置
- 下一篇:一種氣體交變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