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膠乳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80916.5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985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30 |
| 發明(設計)人: | 李楊;申凱華;尹國強;王玉榮;王艷色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F236/10 | 分類號: | C08F236/10;C08F212/08;C08F2/26;C08F2/30;C08F2/38 |
| 代理公司: | 大連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 地址: | 116024***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苯乙烯 丁二烯 異戊二烯 三元 共聚物 集成 膠乳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類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膠乳,其特征在于:數均分子量為3×104-35×104;以單體總量100%計,苯乙烯含量為10%-65%,丁二烯含量為10%-70%,異戊二烯含量為10%-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膠乳,其特征在于:其中三元共聚物的數均分子量為5×104-20×10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膠乳,其特征在于:以單體總量100%計,苯乙烯含量為20%-50%,丁二烯含量為20%-40%,異戊二烯含量為20%-40%。
4.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三元共聚物集成膠乳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聚合釜中加入反應介質水,以質量計水的用量為單體總量的1.5-2.5倍,加入乳化劑,乳化劑選自陰離子型表面活化劑、非離子型表面活化劑中的一種或兩種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乳化劑用量質量百分數為單體總量的3%-6%;再加入單體苯乙烯,通入氮氣試壓,確認聚合釜無泄漏后,用氮氣置換數次,然后加入共聚單體異戊二烯和丁二烯,啟動聚合釜攪拌,打開夾套循環水浴調整聚合釜溫度,待聚合釜溫度達到所需聚合反應溫度時加入引發劑,引發劑選自熱分解型引發劑過硫酸鹽、芳基偶氮類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引發劑的混合物,引發劑用量質量百分數為單體總量的0.2%-0.5%;再加入分子量調節劑,分子量調節劑選自烷基硫醇,分子量調節劑用量質量百分數為單體總量的0.25%-0.65%;聚合反應溫度控制在40℃-90℃左右,聚合反應時間控制在6-12小時之間;單體轉化率控制在95%左右,膠乳固含量控制在40%-60%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陰離子型表面活化劑選自烷基碳數在6-22之間的烷基苯磺酸鹽、烷基萘磺酸鹽、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脂肪酸鹽、脂肪羧酸鹽、松香酸鹽、歧化松香酸鹽中的一種或幾種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陰離子型表面活化劑選自歧化松香酸鉀、油酸鉀、硬脂酸鈉、十二烷基苯磺酸鈉。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選自烷基碳數在6-22之間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碳數在6-22之間的脂肪胺聚氧乙烯醚、烷基碳數在6-22之間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碳數在6-22之間的烷基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引發劑選自過硫酸鉀、過硫酸鈉、過硫酸銨、芳基偶氮氨基化合物、芳基偶氮硫醚、芳基偶氮酸堿金屬鹽中的一種或幾種引發劑的混合物。
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分子量調節劑選自正十二碳硫醇、叔十碳硫醇、叔十二碳硫醇、叔十四碳硫醇、叔十六碳硫醇中的一種或幾種分子量調節劑的混合物。
10.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聚合反應溫度控制在50℃-70℃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理工大學,未經大連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091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電力用消振環
- 下一篇:一種新型磁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