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紙漿模塑制品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80147.9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10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9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紫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品蓁 |
| 主分類號: | D21J3/00 | 分類號: | D21J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北市大***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紙漿模 制品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有關一種紙漿模塑制品,且特別是關于一種表面光滑的紙漿模塑制品。
背景技術
紙漿模塑(pulp?molding)技術發(fā)展至今,已有百年以上歷史。該技術早期是由丹麥人最先應用,至今經(jīng)歷過兩大的發(fā)展階段。第一階段是在1950年代,美國為了處理報紙、雜志、宣傳品的回收處理問題,大幅應用紙漿模塑技術,來將其制造成工業(yè)緩沖材及堆貨棧板等;紙漿模塑技術因此在這個階段得到最好發(fā)展,并延續(xù)至今。
第二階段則是在到2008年左右,中國考慮到奧運將衍生的環(huán)保問題,決定以紙漿模塑技術來制造紙餐具,故中國發(fā)展了大量紙漿模塑企業(yè)來生產(chǎn)紙漿模塑餐具等。
雖然紙漿模塑技術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但其制品(杯子、餐盤等)仍是具有諸多缺點,例如:軟化、潮解、掉屑、硬度差、制作成本高。
這些缺點的產(chǎn)生主要是因為:在紙漿模塑的制作過程中,固定有一步驟是使紙漿在多孔模(porous?mold)中被一上模壓合,以將紙漿成型;請參閱圖1所示,紙漿1A在多孔模1B中被上模1C壓合時,有部分的紙漿11A會進入到多孔模1B的空洞處11B,使得這些部分不會受到直接的壓合,造成這些部分的紙纖維排列較為松散;沒有受到直接壓合的部分的紙漿11A在后續(xù)的熱壓成型時,會產(chǎn)生蒸汽回沖現(xiàn)象,產(chǎn)生紙漿膨脹、密度降低及含水率升高等缺點。
總結地說,由于大部分的紙漿在多孔模中沒有受到直接壓合,使得紙漿模塑的制品具有的前述缺點,也會使得紙漿模塑的制品的表面不光滑且充滿對應多孔模的網(wǎng)目的凹凸狀規(guī)則紋路(該規(guī)則紋路用肉眼即可觀察到)。紙漿模塑的制品的外觀因此不美觀。
美國專利公開號US2003/0051845所公開的紙漿模塑產(chǎn)品的表面,即滿布了對應多孔模的網(wǎng)目的凹凸狀規(guī)則紋路(impressions)。
基于實用性的品質(zhì)考量,制品的表面不光滑且充滿凹凸狀規(guī)則紋路實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可改善上述種種缺失缺陷的紙漿模塑制品,乃為此業(yè)界亟需達成的目標。
本發(fā)明一方面提供一種紙漿模塑制品,其至少部分的表面為光滑,且具有較佳的結構強度。
本發(fā)明另一方面提供另一種紙漿模塑制品,其具有多層紙結構,每一層紙結構具有不同的功能。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紙漿模塑制品可包含:一第一紙結構,其具有一表面,該表面至少部分為一光滑表面,而該光滑表面的平坦度不大于0.01毫米。
其中,該紙漿模塑制品可還包含至少一第二紙結構,該第二紙結構具有一表面,該第二紙結構的該表面至少部分為一光滑表面,而該第二紙結構的該光滑表面的平坦度不大于0.01毫米;該第一紙結構堆疊在該第二紙結構上。
本發(fā)明所公開的紙漿模塑制品還可包含:一紙結構,其具有一表面,該表面至少部分為一光滑表面,而該光滑表面不具有凹凸狀的規(guī)律條紋。
為讓上述目的、技術特征及優(yōu)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是以較佳的實施例配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現(xiàn)有的紙漿模塑產(chǎn)品的制造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紙漿模塑制品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3為圖2的紙漿模塑制品的第一紙結構的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2的紙漿模塑制品的制造設備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的紙漿模塑制品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6為圖5的紙漿模塑制品的制造設備的示意圖;
圖7A為本發(fā)明的紙漿模塑制品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7B為圖7A的紙漿模塑制品的放大詳圖(剖視圖);
圖8A為本發(fā)明的紙漿模塑制品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8B為圖8A的紙漿模塑制品的放大詳圖(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A:紙漿;
11A:部分的紙漿;
1B:多孔模;
11B:空洞處;
1C:上模;
1:紙漿模塑制品;
11:第一紙結構;
111:表面;
2:紙漿原料;
3:制造設備;
31:多孔模;
32:吸引裝置;
33:預成型模;
34:上模;
35:成型模;
36:上模;
37:組合裝置;
4:紙漿模塑制品;
41:第一紙結構;
411:表面;
42:第二紙結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品蓁,未經(jīng)林品蓁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80147.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電壓限制型低壓配電電涌保護器
- 下一篇:貼片式無源電子元件安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