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單罐儲熱系統及單罐儲熱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9993.9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57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荊汝林;邱河梅;石泓;李明;董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20/00 | 分類號: | F28D20/00;F28F9/00;F28F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 11337 | 代理人: | 趙建剛 |
| 地址: | 100048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單罐儲熱 系統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儲熱系統,具體涉及一種單罐儲熱系統及單罐儲熱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常規能源的短缺以及人們對環境質量要求的提高,如何充分有效的利用以下兩種能源成為人們研究的焦點:第一種,可再生能源特別是太陽能;第二種,工業生產產生的大量余熱。
在利用太陽能或工業余熱的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能量供應的不穩定性。為克服該種缺陷,采用儲能系統可以有效增加可再生能源或工業余熱輸出的穩定性。
流體顯熱儲熱系統作為現有儲能系統的一個重要設備,通常為雙罐儲熱系統,因此具有投資高和運行維護成本高的問題。
單罐儲熱系統由于減少一個罐體以及相應輔助設備的投資,因此與雙罐儲熱系統相比,具有投資低和成本低的優點。但是,常規的單罐儲熱系統利用液體的密度差形成斜溫層來區分冷熱部分,流體在泵送過程中的攪動作用會破壞斜溫層,從而影響儲熱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單罐儲熱系統及單罐儲熱方法,通過浮動隔熱板實現冷側和熱側的熱隔離,因此具有儲熱效果好的優點,同時冷側泵和熱側泵均布置在液下較淺的位置,保證了系統的經濟性和運行的安全性。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單罐儲熱系統,包括儲熱罐(1)、換熱器(2)、浮動隔熱板(3)、熱側泵(5)和冷側泵(6);
所述儲熱罐(1)包括筒狀的罐本體、頂壁和底壁,所述頂壁密封在所述罐本體的頂端,所述底壁密封在所述罐本體的底端;
所述浮動隔熱板(3)的形狀與所述罐本體的形狀適配,所述浮動隔熱板(3)設置在所述儲熱罐(1)的內部并將所述儲熱罐(1)內部空間劃分成熱側空間(7)和冷側空間(8);其中,所述熱側空間(7)為位于所述浮動隔熱板(3)上面的罐內空間,所述冷側空間(8)為位于所述浮動隔熱板(3)下面的罐內空間;
所述冷側泵(6)的輸出管道(61)連接到所述換熱器(2)的第一進液口;所述冷側泵(6)的輸入管道(62)與所述冷側空間(8)連通;所述換熱器(2)的第二出液口經第二出液管道(63)與所述冷側空間(8)連通;在所述冷側泵(6)的輸出管道(61)上安裝有第一閥門(611),在所述第二出液管道(63)上安裝有第二閥門(633);
所述熱側泵(5)的輸出管道(51)連接到所述換熱器(2)的第二進液口;所述熱側泵(5)的輸入管道(52)位于所述熱側空間(7);所述換熱器(2)的第一出液口經第一出液管道(53)連接到所述儲熱罐(1)的所述熱側空間(7);在所述熱側泵(5)的輸出管道(51)上安裝有第三閥門(511),在所述第一出液管道(53)上安裝有第四閥門(533)。
優選的,還包括:豎井(4);
在所述浮動隔熱板(3)上開設第一通孔,所述豎井(4)垂直設置在所述第一通孔內部,所述豎井(4)為筒狀結構,所述豎井(4)的底端與所述冷側空間(8)連通,所述豎井(4)的頂端通過井蓋密封,并且,所述豎井(4)的頂端高于所述儲熱罐(1)內的液面高度;在所述豎井(4)的井內空間安裝所述冷側泵(6);在所述熱側空間(7)安裝所述熱側泵(5);所述冷側泵(6)的輸入管道(62)與所述豎井(4)連通,所述換熱器(2)的第二出液口經所述第二出液管道(63)與所述豎井(4)連通。
優選的,還包括:導向柱(9);在所述浮動隔熱板(3)上還開設第二通孔;所述導向柱(9)垂直穿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導向柱(9)的底端與所述儲熱罐(1)的所述底壁固定連接;所述導向柱(9)的頂端與所述儲熱罐(1)的所述頂壁固定連接。
優選的,還包括氮氣輸送管道(10);在所述氮氣輸送管道(10)上安裝有第五閥門(100)。
優選的,在所述浮動隔熱板(3)上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配重裝置。
優選的,在所述浮動隔熱板(3)上均勻固定安裝四個配重裝置,所述四個配重裝置分別為第一配重裝置(11)、第二配重裝置(12)、第三配重裝置(13)和第四配重裝置(14)。
優選的,還包括冷側泵流量調節管道(15);所述冷側泵流量調節管道(15)的一端與所述冷側泵(6)的輸出管道(61)連通,所述冷側泵流量調節管道(15)的另一端與所述冷側空間(8)連通;在所述冷側泵流量調節管道(15)上安裝有第六閥門(1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廣核太陽能開發有限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999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磁電式轉速傳感器測試系統
- 下一篇:一種納米晶Cu2O薄膜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