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外陰白斑的中藥及其制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79747.3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11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滑瑋;陳必良;楊紅;繆珊;石小鵬;鄒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003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外陰 白斑 中藥 及其 制法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治療外陰白斑的藥物,具體地說是一種由中藥材組成的制劑。
背景技術
外陰白斑是婦科臨床常見病和疑難病之一,通稱慢性外陰營養不良,指婦女外陰皮膚粘膜因營養障礙而導致的組織變性、色素改變的一種疾病。外陰白斑患者以女性多見,男女患病比例約1∶10,此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幼年期、青春期、更年期和老年期都有發病報道,但50歲前后的更年期患者居多,幼女患者病因多與遺傳有關。主要癥狀為外陰奇癢,外陰皮膚粘膜變白、變薄、失去彈性、干燥易皸裂。目前,普遍認為本病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外陰局部皮膚病變,病因既包括刺激因素、神經血管營養失調及代謝紊亂等局部因素,也包括感染、免疫、性激素、遺傳以及氧化與抗氧化作用等因素的影響。
外陰白斑在中醫屬“陰癢”、“陰痛”、“陰瘡”病范疇,本病與肝、脾、腎三臟功能不調及氣血運行失常有關,發病機理多因肝腎陰血不足、陰部血虛生風化燥而致奇癢難忍,或因脾氣虧虛,一則氣虛血少,不能滋養陰部,脾虛又可生濕,流注于陰部,形成氣血不足而濕濁停滯的虛實夾雜局面。或因濕熱內盛、熱蘊陰部皮膚而致陰癢,皮膚粗糙。久病入絡,氣血運行不暢而成瘀滯。與濕濁相互交結而見苔蘚、奇癢,濕疹樣改變,且經久不愈。治療原則為滋養肝腎,健脾除濕,活血祛風。是發生在外陰皮膚粘膜處的白色病變,以病變處皮膚增厚、粗糙、萎縮、彈性減退、皮色脫失為特征,其臨床表現早期主要為外陰皮膚增厚、粗糙或呈苔蘚狀,瘙癢明顯,晚期為外陰皮膚萎縮硬化,因皴裂、彈性消失而變枯,呈不規則散在白色斑塊或外陰紅腫、局部刺癢和疼痛等癥狀,嚴重時可蔓延至會陰及肛門周圍,個別患者還有癌變的可能。腎經虧損、肝血不足、外陰失于榮養,復受風邪侵襲或濕濁下注是導致外陰白色病變的主要病因病機。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無特異治療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臨床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小,價格低廉的用于治療外陰白斑的藥物。
具體實施方案
本發明的目的的實現是基于現代藥理學研究的基礎上,并結合祖國醫學對治療外陰白斑的認識及治療原則:具有清熱止癢、活血破瘀、抗菌消炎的功效。
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①將苦參,蛇床子,蒼術,地膚子,大青葉,黃芪,射干,當歸,丹參,荊芥十味藥材按重量比混合均勻,粉碎成1-100μm的粉末;
②然后分裝成每袋10g;
③使用方法:取本品10克放入杯中,用沸水悶泡10~15分鐘;
④倒入盆內,兌35~40℃溫水約1500毫升;
⑤坐浴10-15分鐘,再用浸藥濕紗布局部熱敷10~15分鐘,同時慢慢揉搓。每日1~2次,4周為一療程,治療2療程后進行療效評估。
外陰白斑的中醫辨證中醫學認為,外陰白色病變的發生與肝、脾、腎三臟及沖、任、督三脈的氣血盛衰有關。多因濕熱內盛、熱暈陰部與濕濁膠結,日久入絡生風而瘙癢不止;經絡受阻,氣血不暢,肌膚失養而增厚變白;或因陰血虧虛不能滋養陰部,血虛而生風化燥,故出現瘙癢、皸裂、萎縮變白。治療根據病機,外用以殺蟲止癢之中藥為主,佐以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等中藥局部外敷、坐浴。
在本發明組方藥物中,苦參、蛇床子為君藥,地膚子、蒼術、大青葉為臣藥,黃芪、丹參為佐藥,射干、荊芥為使藥。根據傳統中醫理論,十味組方藥結合一體。苦參清熱燥濕、祛風止癢,可用于濕熱引起的各種病癥,如濕疹,濕瘡,陰癢,皮膚瘙癢,疥癬麻風,濕毒瘡瘍。蛇床子燥濕祛風,殺蟲止癢,是燥濕殺蟲之良藥,外治外陰濕癢,陰癢,滴蟲性陰道炎。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散寒。辛溫,辛能發散,溫能燥濕,協助它藥發揮燥濕祛風之效。地膚子清熱利濕,祛風止癢。常用于皮膚科風疹、濕瘡、周身瘙癢等癥。大青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苦、寒,用于發斑發疹,喉痹,丹毒,癰腫。黃芪補氣升陽,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射干清熱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脅痛,熱痹疼痛,心煩不眠,瘡瘍腫痛。荊芥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用于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苦參、蛇床子清熱止癢為君藥,地膚子、蒼術祛風利濕,大青葉清熱解毒,佐藥黃芪、當歸補氣固表、生血生肌,和丹參活血破瘀;使藥射干、荊芥抗菌消炎、鎮痛消腫;諸藥協同具有清熱止癢、活血破瘀、抗菌消炎的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974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加氫脫金屬催化劑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次性防煙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