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數傳儀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9533.6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665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付強;柴寧;李顯卓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慶科瑞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042 | 分類號: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李建華 |
| 地址: | 163453 黑龍江省大慶市讓***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數傳儀 | ||
1.一種數傳儀,包括一個數傳儀殼體(11),在所述數傳儀殼體(11)的外壁上固定有外設接口面板(8)、電源接口(9)和開關(10),其特征在于:所述儀器殼體(11)內固定有帶按鍵和顯示框的儀器操作面板(1)、觸摸按鍵模塊(2)、LCD320240CCW型LCD顯示屏(3)、數傳儀主板(4)、IDC20插座(5)、GPRS模塊(6)和充電電池(7);所述外設接口面板(8)上開有USB接口、RS485接口、以太網接口和繼電器控制信號輸出接口;通過所述USB接口連接有一個USB鍵盤(12);
所述數傳儀主板(4)上集成有LPC1766ARM單片機、FM31256型存儲器芯片、與前述存儲器相配合的MC306型微機補償晶體振蕩器芯片、JTAG接口電路單元、采用CAT811S芯片的復位電路以及12MHZ的石英晶體振蕩電路;
其中,前述元件與作為CPU的LPC1766ARM單片機管腳連接關系為,CPU的22號管腳和23號管腳連接所述石英晶體振蕩電路,CPU的49號管腳和48號管腳分別作為FM31256型存儲器芯片的IIC總線時鐘和數據線,所述FM31256型存儲器芯片的10號管腳和11號管腳分別對應連接MC306型微機補償晶體振蕩器芯片的XIN端和XOUT端;CPU的17號管腳連接所述CAT811S芯片的RST端,?CPU的1號管腳、5號管腳和100號管腳分別連接至所述JTAG接口電路單元作為JTAG調試端口;
所述IDC20插座(5)上對應連接有采用RSM485S型芯片的RS485接口電路單元(14)、采用SIPEX3220型芯片的RS232接口電路單元(17)、以ZNE_100T型芯片為主芯片的以太網轉換電路單元(20)、采用ULN2003型驅動芯片的繼電器輸出電路單元(24)和采用LM3526芯片的USB接口電路單元(25);
其中,前述元件通過所述的IDC20插座(5)與作為CPU的LPC1766ARM單片機管腳連接關系為,
CPU的94號管腳連接SIPEX3220型芯片的SHDN控制端,CPU的98號管腳和99號管腳分別連接至SIPEX3220型芯片的TLIN端和RLOUT端,CPU的29號管腳、30號管腳作為所述USB接口電路單元(25)的USB數據線,CPU的36號管腳為供電檢測管腳,CPU的33號管腳連接到所述LM3526芯片的ENB端,以控制USB總線的電源;
CPU的46號管腳和47號管腳分別連接至ZNE_100T型芯片的TXD端和RXD端,CPU的52號管腳和51號管腳分別連接至ZNE_100T型芯片的CFG端和RST端;
CPU的88號管腳~91號管腳為四路開關量輸出,分別連接所述ULN2003型驅動芯片的對應輸入端,驅動繼電器輸出開關量信號;
CPU的65號管腳、64號管腳和66號管腳分別為第一路RSM485S型芯片的發送、接收和控制管腳,該485模塊的9號管腳、8號管腳為485總線的A+和B-信號線;CPU的75號管腳、74號管腳和87號管腳分別為第二路485模塊的發送、接收和控制管腳,CPU按照規定的RS485通訊協議,作為主機與從機進行通訊;
所述GPRS模塊(6)與RS232接口電路單元(17)之間采用雙向數據流結構連接;所述RS485接口電路單元(14)、以太網轉換電路單元(20)、繼電器輸出電路單元(24)和USB接口電路單元(25)的信號接口分別連接至外設接口面板(8)上的對應接口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慶科瑞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大慶科瑞電子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9533.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股骨固定鋼板
- 下一篇:一種頸椎成型鋼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