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合成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79399.X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8324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1-01 |
| 發明(設計)人: | 杜楊;劉祖亮;邢曉東;何飛德;王海林;高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13/73 | 分類號: | C07D213/73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吳樹山 |
| 地址: | 21009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氨基 吡啶 鹽酸 合成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機合成中間體的合成方法,特別是一種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合成方法。
?
背景技術
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因其獨特的結構,不僅是重要的醫藥、農藥、染料等有機中間體,還可以作為合成高分子的功能性單體、剛性特種高分子單體,尤其作為高性能M5纖維高分子單體,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純度直接影響高分子的分子量,因此提高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產率、純度,對其實現工業化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結構式為:
。
現有的2,3,5,6-四氨基吡啶的合成方法主要有常壓還原法和高壓加氫還原法。如中國專利申請200610030027.0提出的“一種2,3,5,6-四氨基吡啶的制備方法”,是在常壓下以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為原料,無水甲酸銨為還原劑,Pd/C為催化劑合成2,3,5,6-四氨基吡啶。雖然該方法具有反應時間短、產率較高等優點,但該方法使用的甲酸銨成本過高,且反應結束后,處理工序復雜,所得產品2,3,5,6-四氨基吡啶容易被氧化,化學穩定性差,同時對環境污染程度大,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Daetze?J.Sikkemax.Design,?synthesis?and?properties?of?a?novel?rigid?rod?polymer,?PIPD?or?‘M5`:?high?modulus?and?tenacity?fibres?with?substantial?compressive?strength.?Polymer?Vol.39?No.?24?pp.?5981-5986.?1998,報道了以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為原料,在磷酸溶液中,高壓氫氣還原,反應30多小時,得到成品的穩定性較好,但該方法反應時間過長,產率低,對環境污染大,不適宜工業化生產。
如何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已成為有機合成中間體領域中亟待解決的重大難題。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合成方法,本發明不僅具有合成的成品純度高、產率高,而且具有耗時短、成本低、污染小等優點,適合于工業化生產。
根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第一步,將起始原料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溶劑、堿性催化劑和Pd/C催化劑加入到高壓反應釜中,其中起始原料配比:以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加入質量為基準,溶劑加入質量與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加入質量比為6~12:1,堿性催化劑加入質量與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加入質量比為0.6~1:1,Pd/C催化劑加入質量與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加入質量比為:0.06~0.1:1,Pd/C催化劑中鈀的負載量為5%或10%;
第二步,在第一步預置起始原料的高壓反應釜中加氫氣至壓力為0.5-1.5MPa,控制反應溫度為40-70℃、反應時間1.5-3h;
第三步,將活性炭加入到第二步得到的反應產物中,同時進行攪拌,活性炭加入量與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質量比為0.04~0.1:1,在氮氣條件下將混合產物過濾,得到濾液;
第四步,將濃鹽酸和四氫呋喃的混合溶液加入到第三步得到的濾液中,使其析出晶體,然后在室溫下靜置、氮氣條件下過濾,得到濾餅;
第五步,將第四步得到的濾餅經干燥得到最終的呈淡黃色的目標產物2,3,5,6-四氨基吡啶鹽酸鹽成品。
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方案是:第一步所述的溶劑為蒸餾水、無水乙醇或蒸餾水和無水乙醇的混合物;所述的堿性催化劑為氨水或三乙胺,其中氨水的質量百分濃度為20%~36%。第四步所述的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與濃鹽酸和四氫呋喃的混合液的質量比為1:6-12,其中濃鹽酸與四氫呋喃的體積比為1:1;所述的室溫靜置時間為12~24h。第五步所述的干燥為真空條件下進行,干燥溫度40-60℃、干燥時間12~24h。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939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