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經濟快速鹽漬土壤草坪種植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78866.7 | 申請日: | 2012-10-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52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傅金民;胡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宇晨專利事務所 42001 | 代理人: | 黃瑞棠 |
| 地址: | 43007***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經濟 快速 鹽漬 土壤 草坪 種植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鹽漬土治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經濟快速鹽漬土壤草坪種植的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鹽漬土總面積有9913?萬hm2(是面積單位,表示公頃,也就是10000平方米,一般用于土地面積的計算。),主要分布在5個大區,即東北干旱鹽堿土區、華北鹽堿土區、西北半干旱鹽堿土區、西北干旱鹽堿土區和濱海鹽堿土區。由于鹽漬土中存在大量的鹽分,堿度過大,土壤性質較差,給這些地區的城市綠化和環境治理造成了很大困難。草評作為環境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夠綠化、美化環境,改良環境生態,而且在鹽漬土上建植,還可以減少地表蒸發,抑制土壤返鹽,降低表層土的含鹽量,起到改良鹽堿的作用,并為進一步綠化樹木,農作物種植創造一個良好條件。
目前鹽漬土草坪種植方法主要是客土法,將綠化帶0.8~1.5?m深的鹽漬土換為非鹽漬土,并于非鹽漬土下鋪設0.2~0.3?m厚隔離層,然后建植草坪。客土法成本較高,在中度、重度鹽堿地區的綠化成本達200-300元/m2,有的甚至高達500元/m2,不利于大面積推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提供一種經濟快速鹽漬土壤草坪種植的方法。利用本發明能夠大面積綜合利用鹽堿地,調整鹽漬土植被的結構,擴大鹽堿地植被覆蓋面積,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1、基本思路
在鹽漬土上建植草坪時,將有機肥(豬糞或牛糞)和細沙各10%(質量比)施入以改善鹽漬土土壤結構,便于植物通氣,鹽漬土淋洗脫鹽,并隔斷鹽分上升,建田埂固水脫鹽,建排水渠保證排水暢通,選擇耐鹽堿草種先進行草毯建植再移栽草毯,草毯是在綠化無紡布上鋪3?cm厚發酵有機肥(豬糞或牛糞),撒播或營養體繁殖。
2、具體方案
本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①鹽漬土壤整理
種植前進行翻耕;疏松表土,增加透水性。
②建排水渠
挖干渠。保證排水暢通,降低水位。
③施用有機肥、細沙、底肥
在0-25cm深的鹽漬土壤層中,根據鹽漬土容重1.50-1.83g/cm3換算,按鹽漬土壤的質量施入有機肥和細沙各10%;
并按鹽漬土壤表層面積,以20-30g/m2配施底肥,N:P:K=1:2:2,再旋耕混勻;
所述的有機肥是豬糞或牛糞,對是否發酵無要求。
④筑建田埂,淋洗脫鹽
在草坪建植地四周修建10?cm高田埂后,滿灌水一次,淋洗脫鹽,降低鹽漬土含鹽量;
⑤草種選擇
選擇耐鹽堿草種,根據鹽漬土壤的含鹽量和地域的不同,選擇不同草種:
含鹽量(指質量)≤1.2?%時,選擇多年生黑麥草(Lolium?perenne?L.)、早熟禾(Poa?annua?L.)和/或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
含鹽量≥1.2?%時,種植海濱雀稗(Paspalum?Vaginatum)、鹽草(Distichlis?Spicata)、結縷草(Zoysia?japonica)和/或狗牙根(Cynodon?dactylon);
要根據冬天最低溫度以及夏天的最高溫度來選擇草種:
多年生黑麥草、海濱雀稗和狗牙根不適合在天津及以北地區種植;
多年生黑麥草、早熟禾和高羊茅不適合在我國長江以南種植。
⑥草毯建植
在綠化無紡布上鋪設3cm厚發酵后有機肥(豬糞或牛糞),撒播或營養體繁殖草種;
在草種發芽出土前,每天對有機肥噴水,確保有機肥濕潤;在草種出苗后,每隔2-3天澆水一次,待草高度大于6cm后,按1/3原則修剪草(修剪不超過1/3的縱向生長莖葉長度)。
其中多年生黑麥草、早熟禾和高羊茅適于春秋兩季,溫度在12-23℃條件下種植;海濱雀稗、鹽草、結縷草和狗牙根適于春季溫度在18℃以上條件下種植。
⑦草毯移植
草毯草坪覆蓋率≥90%,完成3次修剪后,利用綠化無紡布將草毯轉起,鋪植于經過①②③④步驟整理后的鹽漬土壤上。
⑧栽培管理
及時剪草,澆水,并根據鹽漬土壤養分狀況和草坪草生長需要,確定氮磷鉀比例N:P:K=1:2:2,配合施用微量元素,進行配方施肥,配合施用微量元素。
3、工作原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未經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886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結合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多肽及其序列
- 下一篇:彈力緞的改進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