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汽車空調控制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8521.1 | 申請日: | 2012-10-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35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陳代榮;張小燕;徐威;張鵬;李雅釗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11/00 | 分類號: | F24F11/00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胡紅林 |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漢***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汽車空調 控制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調控制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汽車空調控制器。?
背景技術
隨著汽車上各種輔助功能的不斷增加,汽車儀表板上需要安裝越來越多的控制裝置,如:空調控制器、音樂控制器和收音機控制器等。因此,在儀表板的布局設計中,需要考慮如何平衡各控制器之間的位置及連接關系,在滿足實用的前提下,使得儀表板的布局更加合理、整潔和美觀。?
目前,為了使汽車的內飾更加實用和美觀,儀表板的外表一般設計為具有一定弧度的流線型,流線型結構不僅美觀,且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車內空間,還有利于操作各個控制器。?
在實際應用中,需要對車內多個控制器在儀表板上的位置進行布局設計,由于空調控制器占據較大的空間位置,且控制器中的上板為一平面,為了將空調控制器安裝在儀表板上,就必須將儀表板上的安裝位置設計成與控制面板相同的平面。如此,就會在儀表板與空調控制器的連接點處產生一個高度的突變,而不是平滑、流暢的連接,顯得不夠協調和美觀,還不利于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汽車空調控制器,其安裝在儀表板中后,能夠較好地與儀表板平滑地連接為一體,既方便操控,又美觀。?
實現本發明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汽車空調控制器,包括位于儀表板中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安裝板以及左、中、右三?個控制單元,每個控制單元均包括設有旋轉齒輪的旋鈕開關、連接齒輪和傳動齒輪,所述旋鈕開關嵌于所述控制面板的上板中,所述上板的中部高于左右兩邊。?
進一步地,所述左、右兩個控制單元中的旋轉齒輪為錐齒輪,所述連接齒輪的上端設有與錐齒輪嚙合的第一錐齒,下端設有第一直齒,所述連接齒輪穿過所述安裝板,且第一錐齒位于所述安裝板的上方,第一直齒位于所述安裝板的下方,所述錐齒輪與所述第一錐齒嚙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錐齒輪位于所述上板與安裝板之間。?
進一步地,所述傳動齒輪位于所述安裝板的下方,其上端設有與第一直齒嚙合的第二直齒,下端設有第二錐齒。?
進一步地,汽車空調控制器還包括傳動機構,其通過斜齒與所述傳動齒輪下端的第二錐齒嚙合連接。?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上板為與弧形儀表板外表面弧度相匹配的弧形結構。?
本空調控制器控制面板所述上板的中部高于左右兩邊,即上板的中部高于所述控制面板與儀表板的連接點,將本空調控制器安裝在儀表板中,控制面板的上板為弧度結構,使得控制面板的上板與儀表板的表面之間實現平滑連接,不會產生高度的突變,既有利于空調控制器的操作,又顯得美觀。??
與現有技術中為了適應空調控制器的形狀而將儀表板設計成平面的技術方案相比,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逆向的結構設計方案,將控制面板的上板設計成中間高,左右兩邊低,且左右兩邊呈與儀表盤表面弧度相同的弧形,使得儀表板與空調控制器之間平滑、流暢的連接為一體,使得儀表盤與空調控制器整體上顯得協調美觀。此外,設計建造本空調控制器的模具比建造儀表板的模具要經濟、方便。?
與現有技術中控制面板的上板為平面相比,本發明的上板為?弧形結構,所以原控制器內的傳動結構無法順暢實現動力的傳輸。因為,本發明還提供了與上板弧形結構相對應的傳動結構,以提高空調控制器的操作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空調控制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空調控制器安裝在儀表板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和圖2中空調控制器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其中,1-控制面板,1.1-第一上板,1.2-第二上板,1.3-第三上板;?
2-旋鈕開關,2.1-旋轉齒輪;3-連接齒輪,3.1-第一錐齒,3.2-第一直齒;4-傳動齒輪,4.1-第二直齒,4.2-第二錐齒;5-傳動機構;6-安裝板;7-儀表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汽車空調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1,控制面板1設于呈弧形狀的儀表板7中,控制面板1包括從左至右依次連接的第一上板1.1、第二上板1.2和第三上板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852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