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8332.4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56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金巧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韜鴻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3L1/10 | 分類號: | A23L1/10;A23L1/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208 上海市浦***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粱 北沙參 復合 營養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營養粉,尤其涉及一種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
背景技術
食療是中國人的傳統習慣,通過飲食達到調理身體,強壯體魄的目的。食療文化源遠流長,食療是一種長遠的養生行為。以前的人通過食療調理身體,現在的人通過食療減肥、護膚、護發。食療是一種健康的健體之道。
營養粉,是由各種養生的五谷原材料低溫烘焙熟后磨成的粉,未經膨化,在加工過程中也未添加任何速溶劑,因此能最完整地保留原料的營養成分。可以直接使用,而且可提高其使用效果,被吸收的速率加快,產生的療效更顯著,使用量也可減少。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組分:高粱100份,北沙參10-18份。
優選的,一種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由下述組分按重量份組成:高粱100份,北沙參10-18份,生物防腐劑0.1-0.3份。
所述生物防腐劑,由下述組分按重量份組成:乳酸鏈球菌素20-40份,海藻糖10-20份,殼聚糖4-8份,甘氨酸2-4份,竹葉抗氧化物2-4份。
按本行業通用方法即可制備該生物防腐劑。例如,按配方稱重,攪拌混合均勻,即可制得該生物防腐劑。
將高粱和北沙參低溫烘焙熟后,按比例稱量,再加入防腐劑攪拌混合均勻,磨成細粉,即可制得本發明的高粱北沙參復合營養粉。
高粱,禾本科,高粱屬。1年生草本。稈實心,中心有髓。分蘗或分枝。葉片似玉米,厚而窄,被蠟粉,平滑,中脈呈白色。圓錐花序,穗形有帶狀和錘狀兩類。穎果呈褐、橙、白或淡黃等色。種子卵圓形,微扁,質粘或不粘。性喜溫暖,抗旱、耐澇。按性狀及用途可分為食用高粱、糖用高粱、帚用高粱等類。中國栽培較廣,以東北各地為最多。食用高粱谷粒供食用、釀酒。糖用高粱的稈可制糖漿或生食;帚用高粱的穗可制笤帚或炊帚;嫩葉陰干青貯,或曬干后可作飼料;穎果能入藥,能燥濕祛痰,寧心安神。
北沙參,Radix?Glehniae,別名:萊陽參、海沙參、銀沙參、遼沙參、蘇條參、條參、北條參。為傘形科植物珊瑚菜Glehnia?littoralis?Fr.schmidt?ex?Miq的根。多年生草本。全株有毛,主根和側根區分明顯,主根圓柱形,細長,長30~40cm,直徑0.5~1.5cm,肉質致密,外皮黃白色,須根細小,著生在主根上,少有側生根?;~卵形或寬三角狀卵形,三出式羽狀分裂或2~3回羽狀深裂,具長柄;莖上部葉卵形,邊緣具有三角形圓鋸齒。復傘形花序頂生,密被灰褐色絨毛;傘幅10~14,不等長;小總苞片8~12,線狀披針形;花梗約30;花小,白色。雙懸果近球形,密被軟毛,棱翅狀?;ㄆ?~7月,果期6~8月。
乳酸鏈球菌素,Nisin,亦稱乳酸鏈球菌肽或音譯為尼辛,是乳酸鏈球菌產生的一種多肽物質,由3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食用后在人體的生理pH條件和α—胰凝乳蛋白酶作用下很快水解成氨基酸,是一種高效、無毒、安全、無副作用的天然食品防腐劑。
海藻糖是由兩個葡萄糖分子以1,1-糖苷鍵構成的非還原性糖,有3種異構體即海藻糖(α,α)、異海藻糖(β,β)和新海藻糖(α,β),并對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非特異性保護作用。科學家們發現,沙漠植物卷葉柏在干旱時幾近枯死,遇水后卻又可以奇跡般復活;高山植物復活草能夠耐過冰雪嚴寒;一些昆蟲在高寒、高溫和干燥失水等條件下不凍結、不干死,就是它們體內的海藻糖創造的生命奇跡。海藻糖因此在科學界素有“生命之糖”的美譽。國際權威的《自然》雜志曾在2000年7月發表了對海藻糖進行評價的專文,文中指出:“對許多生命體而言,海藻糖的有與無,意味著生命或者死亡”。
殼聚糖(chitosan)是由自然界廣泛存在的幾丁質(chitin)經過脫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學名稱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殼聚糖是甲殼素N-脫乙?;漠a物,一般而言,N一乙?;撊?5%以上的就可稱之為殼聚糖,或者說,能在1%乙酸或1%鹽酸中溶解1%的脫乙酰甲殼素,這種脫乙酰甲殼素被稱之為殼聚糖。其別名“殼多糖”、“脫乙酰甲殼素”、“脫乙酰甲殼質”、“可溶性甲殼素”、“可溶性甲殼質”、“殼糖胺”、“甲殼胺”、“甲殼糖”、“氨基多糖”、“甲殼多聚糖”、“幾丁聚糖”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韜鴻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韜鴻投資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833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