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筒體旋轉式餐廚垃圾粉碎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210376875.2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9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童東華;童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童東華;童明 |
| 主分類號: | B02C17/10 | 分類號: | B02C17/10;B02C17/24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劉朵朵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旋轉 式餐廚 垃圾 粉碎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餐廚垃圾粉碎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筒體旋轉式餐廚垃圾粉碎裝置,屬于餐廚垃圾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餐廚垃圾,俗稱泔腳,是居民在生活消費過程中形成的生活廢物,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類食物殘余、蔬菜、動植物油、肉骨等,從化學組成上,有淀粉、纖維素、蛋白質、脂類和無機鹽。餐廚垃圾不經處理會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但如果經過適當的處理,加工,可以變廢為寶,制作成干飼料或有機肥料。餐廚垃圾在處理的時候,一般需要經過粉碎,脫水,干燥滅菌,油水分離等步驟,其中粉碎步驟是第一道工序,如果粉碎不徹底會造成固體物質過多,固體顆粒過大,容易造成后續脫水步驟的效果不佳。現有的餐廚垃圾粉碎裝置如圖1所示,這種餐廚垃圾粉碎裝置的不足在于:必須使用旋轉式刀片對餐廚垃圾進行旋轉切割,而刀片損壞是十分常見的現象,更換刀片費時、費力、費金錢;同時,刀片在旋轉時對餐廚垃圾進行螺旋式的推進,遇到餐廚垃圾顆粒比較大,硬度比較高時,往往還未粉碎到位已經被推到前方出口處,造成粉碎不徹底,嚴重影響后續的相應工序;刀片清洗還需要對刀片進行拆卸,十分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刀片損壞后更換刀片十分費時、費力、費金錢;往往還未粉碎到位已經被推到前方出口處,造成粉碎不徹底,嚴重影響后續的相應工序;清洗刀片十分不方便。
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筒體旋轉式餐廚垃圾粉碎裝置,包括傾斜設置的筒體1,所述筒體1前端面較低,后端面較高,前端面中心設有前中心轉軸4,前中心轉軸與筒體1固定連接,所述前中心轉軸4前端通過減速機3與馬達2的出軸連接,所述馬達2放置在馬達托板8上,所述馬達托板8下方設有前支撐臂組;所述前中心轉軸4還通過第一聯軸器13與懸掛驅動臂12的前端連接,所述懸掛驅動臂12的后端通過第二聯軸器9與后中心轉軸連接,后中心轉軸與筒體1后端中心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聯軸器9后端出軸與后支撐臂組10上對應的軸承轉動配合,后支撐臂分為兩節,并通過轉軸6進行鉸接,其中一個后支撐臂上設有鎖鉤7,所述轉軸通過可脫卸的鎖鉤7進行轉動鎖定/解鎖;所述筒體1后端面上設有進/出料孔11,所述進/出料孔進料放入一定體積配比的餐廚垃圾和鐵球。
進一步的,所述前支撐臂組下方設有兩個前車輪,所述后支撐臂組10下方設有兩個后車輪。
進一步的,所述進/出料孔11沿后端面周向陣列設置,數量為4~8個。
進一步的,所述鐵球的直徑為5cm。
進一步的,所述筒體1的筒內壁上設有瓦楞形的尖刺體。
進一步的,所述鐵球和餐廚垃圾的體積配比為1:2。
進一步的,所述筒體后端面能夠拆卸。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2)無需更換或清洗刀片,降低了成本,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粉碎餐廚垃圾的效率。
3)能夠根據餐廚垃圾的顆粒大小,硬度高低控制粉碎的時間,避免粉碎比徹底的現象。
4)通過增加與餐廚垃圾一定配比的鐵球大大提高了餐廚垃圾的粉碎效果,使得出料基本是流體物質。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的餐廚垃圾粉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餐廚垃圾粉碎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A剖視示意圖。
圖4是圖3中的內壁含瓦楞形尖刺體的示意圖。
其中1、筒體,2、馬達,3、減速機,4、前中心轉軸,5、鐵球,6、轉軸,7、鎖鉤,8、馬達托板,9、第二聯軸器,10、后支撐臂組,11、進/出料口,12、懸掛驅動臂,13、第一聯軸器,14、后中心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童東華;童明,未經童東華;童明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687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