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太陽能-地源能聯合驅動的沸騰式再生型溶液除濕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76692.0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534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王厲;駱菁菁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F24F3/14 | 分類號: | F24F3/14;F25B27/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太陽能 聯合 驅動 沸騰 再生 溶液 除濕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冷與空調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太陽能-地源能聯合驅動的沸騰式再生型溶液除濕系統。
背景技術
除濕是空調工程中的基本任務,通常采用的冷凝除濕方式對冷源溫度要求較高,容易對被處理空氣過冷而產生較大的冷熱抵消現象,能有效克服這一缺點的是溶液除濕系統,它以空氣與溶液表面的水蒸汽分壓差為推動力完成水蒸汽在溶液和空氣之間的轉移,從而實現空氣除濕和溶液再生的循環過程,因此不需要對空氣在露點溫度下進行除濕,避免了濕度控制和溫度控制的耦合,成為溫濕獨立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和重視。
通常的溶液除濕系統采用非沸騰式再生,即溶液在常壓下靠表面蒸發完成再生過程,其缺點是再生過程中需要消耗很多熱量來加熱再生空氣,即使采用了再生空氣回熱器,熱損失仍然較大,是影響溶液除濕系統運行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另外為了使再生過程的傳質勢差更大,對熱源的溫度要求也會較高。
為了克服這些缺點,可在溶液除濕系統中采用沸騰式再生方式,即將溶液在常壓或真空狀態下加熱到其沸點,使其在沸騰狀態下完成再生過程,從而避免了對再生空氣的加熱和較大的傳質勢差,而且也不受環境狀態變化的影響。國內外學者和技術人員在沸騰式再生基礎上已提出了多種再生工藝,有的將沸騰式再生與非沸騰式再生相結合,有的將太陽能槽式集熱器和太陽能平板集熱再生器引入再生過程,有的采用雙效連接形式。這些系統的共同特點都是熱驅動,即驅動系統所需要的功全部由發生器輸入的熱能來承擔,從而使得對驅動熱源的溫度要求較高,另外這種熱驅動模式也無法對淺表層水源和土壤源中普遍存在的天然冷源進行利用,影響了其適用范圍,為此有必要開發一種能同時利用天然熱源和天然冷源來共同驅動系統,擴大低品位冷、熱源利用范圍的沸騰式再生型溶液除濕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地源能聯合驅動的沸騰再生型溶液除濕系統,使其具有冷、熱聯合驅動的特點,可有效利用太陽能和地源能,增加其適用范圍。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太陽能-地源能聯合驅動的沸騰再生型溶液除濕系統,其具體實現方式如圖1所示,系統由除濕循環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地埋管換熱系統組成;除濕循環系統包括除濕器、除濕器換熱器、除濕器溶液循環泵、節流閥、溶液泵、溶液換熱器、發生器、冷凝器、冷凝水箱、冷凝水泵、調節閥Ⅰ和調節閥Ⅲ;所述除濕器從上之下依次設置有除濕液噴頭、新風通道和除濕器溶液槽,所述除濕器溶液槽內灌裝有除濕溶液;所述除濕器溶液槽上設置有溶液出口、濃溶液進口和稀溶液出口;所述除濕器換熱器內設有稀溶液通道和冷卻液通道,稀溶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溶液進口和溶液出口;冷卻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溶液換熱器內設有稀溶液通道和濃溶液通道,稀溶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稀溶液進口和稀溶液出口;濃溶液通道的兩端分別設濃溶液進口和濃溶液出口;所述發生器上設有濃溶液出口、稀溶液進口、熱源進口和熱源出口;所述冷凝器內設水蒸汽進口和冷凝水出口;冷凝器內還設有冷源管道,冷源管道的兩端分別設有進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地埋管換熱器上設有地埋管進水口和地埋管出水口,地埋管出水口上設有地埋管循環泵;所述冷凝水箱上設有冷凝水出口和冷凝水進口;所述除濕器溶液槽的溶液出口連接除濕器換熱器的溶液進口,除濕器換熱器的溶液出口通過除濕器溶液循環泵連接除濕器內的除濕液噴頭;所述除濕器溶液槽的稀溶液出口連接溶液換熱器的稀溶液進口,溶液換熱器的稀溶液出口通過節流閥連接發生器的稀溶液進口,發生器的濃溶液出口連接溶液換熱器的濃溶液進口,溶液換熱器的濃溶液出口連接除濕器的濃溶液進口;發生器的水蒸汽出口連接冷凝器的水蒸汽進口,冷凝器的冷凝水出口連接冷凝水箱的冷凝水進口,冷凝水箱的冷凝水出口連接冷凝水泵;發生器的熱源進口連接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水出口,發生器的熱源出口連接熱水循環泵后,再連接至太陽能集熱器的熱水進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理工大學,未經浙江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66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