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6655.X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932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錢磊;謝向輝;郝子宇;臧春峰;原昊;吳東;朱桂明;方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6F1/04 | 分類號: | G06F1/04;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眾合誠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龔燮英 |
| 地址: | 21408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系統 互連 網絡 動態 方法 | ||
1.一種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片上系統的網絡接口控制模塊連接至網絡,其中,網絡接口控制模塊包括控制寄存器組、狀態寄存器組、數據寄存器組、接口控制邏輯、以及一組接口信號管腳;
利用控制寄存器組的一個命令寄存器和一個緩存寄存器來分別保存下一次操作的操作命令和相關數據;
利用狀態寄存器組保存接口控制模塊的各種當前狀態;利用數據寄存器組的一組寄存器來緩存接口數據,其中寄存器中的每一比特位對應接口信號管腳的當前值;
利用接口控制邏輯控制管腳工作模式的配置、數據的發送/接收過程;
通過動態重配置網絡接口的工作模式,動態改變互連網絡的拓撲結構、鏈路連接方式,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寄存器組定義了網絡接口控制模塊的訪問規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讀數據流程,在第一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向命令寄存器寫入讀數據命令和數據寄存器地址;在第二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將對應數據寄存器中值復制到緩存寄存器中;在第三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從緩存寄存器中讀取數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寫數據流程,在第一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向命令寄存器寫入寫數據命令和數據寄存器地址;在第二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將需要寫入的數據寫到緩存寄存器中;在第三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向命令寄存器寫入數據準備命令;在第四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將緩存寄存器中的數據復制到對應的數據寄存器,并根據寄存器值設置接口管腳電平,完成通過接口發送數據。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讀狀態流程,在第一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向命令寄存器寫入讀狀態命令和狀態寄存器地址;在第二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將對應狀態寄存器中值復制到緩存寄存器中;在第三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從緩存寄存器中讀取狀態值。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管腳動態配置,在第一周期,接口控制邏輯向命令寄存器寫入管腳動態配置命令、管腳編號和管腳配置碼;在第二周期,接口控制邏輯根據管腳狀態碼修改管腳工作模式,返回操作結果至緩存寄存器;在第三周期,接口控制邏輯讀取緩存寄存器,查看操作結果。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組接口信號管腳由128個可動態配置數據信號管腳和4個可動態配置時鐘信號管腳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可配置數據信號管腳,工作模式被配置為輸入、輸出和高阻三種模式;每個管腳對應一個編號;每個可配置數據信號管腳有2位二進制編碼來表示管腳模式。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于可動態配置時鐘信號管腳,工作模式包括使能狀態和高阻狀態;在使能狀態下,時鐘信號管腳生成時鐘信號,用于實現同步數據傳輸;高阻狀態下,時鐘信號管腳被禁止;每個時鐘信號管腳對應一個編號;并且每個可動態配置時鐘信號管腳具有2位二進制編碼來表示管腳模式。
10.根據權利要求7至9之一所述的片上系統間互連網絡的動態重構方法,其特征在于,接口控制邏輯生成每個可動態配置時鐘信號管腳的時鐘信號,并且僅在有數據傳輸的時間段才輸出時鐘信號;每個可動態配置時鐘信號管腳的時鐘信號相互獨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未經無錫江南計算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665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