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煙塵分離水火鍋爐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74611.3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97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27 |
| 發明(設計)人: | 盛珍珠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市奧琳斯邦熱能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3J15/00 | 分類號: | F23J15/00;F23M5/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3101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煙塵 分離 水火 鍋爐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火管鍋爐,尤其是涉及一種煙塵分離水火鍋爐。
背景技術
我國工業鍋爐發展至今,已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由最初的直接進口鍋爐,逐步轉向自行設計、制造,這期間經歷了10多年的歷程。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占據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經濟發展經過了多次高潮,特別是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中國的經濟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鍋爐行業更加突出,全國鍋爐制造企業增加近二分之一,并形成了獨立開發研制一代又一代新產品的能力,產品的技術性能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工業鍋爐按工質分,可分為蒸汽鍋爐、熱水鍋爐、有機熱載體鍋爐;按燃料劃分有燃煤、燃油燃氣、電加熱鍋爐等。而目前應用比較多是燃煤蒸汽鍋爐,其次燃煤熱水鍋爐、燃油(氣)蒸汽鍋爐、燃油(氣)熱水鍋爐、電加熱鍋爐等。按鍋爐結構分:水管鍋爐、火管鍋爐、水火管鍋爐。
由于我國近年來加大環境治理,鍋爐的使用加以限制,逐步向潔凈燃料、大型化集中應用方向發展。現有的一些水火管鍋爐在尾部煙氣的排放測試中總是因為煙塵濃度過高而達不到國家環保的標準,致使使用廠家須得增加投資,再投入一套煙塵尾氣凈化裝置,從而導致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的成本增加。
例如:新型水火管鍋爐(≤30t/h(21MW))爐膛后拱無水冷管支承,其橫截面由向上凸起的圓弧線構成。由于爐膛容積較大,大量灰塵不斷沉降于后拱兩端靠近側墻處,另外,后拱靠近側墻處由于煙氣轉向慣性分離作用也不斷沉積大量灰塵。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水火管鍋爐原始排塵濃度過高而達不到國家環保標準要求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煙塵分離水火鍋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煙塵分離水火鍋爐,包括鍋爐爐膛、鍋爐本體和設置在鍋爐本體下方的用于粗分離煙塵的煙塵沉降室,所述的煙塵沉降室的下方還設置有后拱,后拱的后部開設有落灰口。
為了保證清灰均衡,所述的后拱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落灰口。
進一步地,為了提高煙氣換熱效率,所述的鍋爐本體內還設置有多根螺紋煙管。
工作原理:所述的鍋爐爐膛和鍋爐本體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在煙塵沉降室中通過慣性沉降,對原始的煙塵進行粗分離,然后通過落灰口排至下部爐排和后部灰渣坑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增設煙塵沉降室對原始的煙塵進行粗分離,并將分離后的灰塵通過落灰口排放至下部爐排上和后部灰渣坑中。能有效降低原始的排塵濃度,達到國家環保標準的要求,節約了再投入一套煙塵尾氣凈化裝置的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最優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側剖圖。
圖中:1、爐膛,2、爐本體,3、煙塵沉降室,4、后拱,5、落灰口。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2所示,包括鍋爐爐膛1、鍋爐本體2和設置在鍋爐本體2下方的用于粗分離煙塵的煙塵沉降室3,鍋爐本體2內設置有多根螺紋煙管5,所述的煙塵沉降室3的下方還設置有后拱4,后拱的后部開設有落灰口5。
在鍋爐后部的后拱4上,兩側均設置了落灰口5,且兩個落灰口5左右對稱設置,可以使鍋爐爐膛1和鍋爐本體2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高溫煙氣,在煙塵沉降室3中通過慣性分離大量灰塵并沉降在此,然后通過落灰口5連續排放至下部爐排上和后部灰渣坑中,使慣性粗分離后的原始排塵濃度可以達到國家環保標準的要求。解決了生產廠家須增加成本,再投入一套煙塵尾氣凈化裝置,來處理煙塵濃度的技術問題。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市奧琳斯邦熱能設備有限公司,未經常州市奧琳斯邦熱能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46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布式能源與地下水源熱泵耦合系統
- 下一篇:一種旋轉進氣接頭的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