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動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4478.1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363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0 |
| 發明(設計)人: | 小野惇也;中村一彥;藤本靖司;藤久保誠;小林直樹 | 申請(專利權)人: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2K16/02 | 分類號: | H02K1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師事務所 11105 | 代理人: | 陳蘊輝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動機 | ||
1.一種電動機,其具備定子(40)和與該定子(40)之間隔開規定間隔配設的轉子(41),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定子(40)的半徑方向內側或者外側的所述轉子(41)由固定轉子(42)和可動轉子(43)構成,所述固定轉子(42)的沿著該轉子(41)的轉動軸線的位置一定,所述可動轉子(43)能夠相對于該固定轉子(42)接近、離開,并能夠在沿著所述轉動軸線的方向上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分別沿著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的周向隔開相同的等間隔設有多個磁鐵(87F,87M),確定所述固定轉子(42)上的磁鐵(87F)的相位及所述可動轉子(43)上的磁鐵(87M)的相位,以在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轉子(42)側的磁鐵(87F)及所述可動轉子(43)側的磁鐵(87M)的相同磁極相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分別沿著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的周向隔開相同的等間隔設有多個磁鐵(87F,87M),將所述固定轉子(42)上的磁鐵(87F)的相位及所述可動轉子(43)上的磁鐵(87M)的相位錯開設定,以在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轉子(42)側的磁鐵(87F)及所述可動轉子(43)側的磁鐵(87M)的一部分相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鐵(87F,87M)錯開相位地配置于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以在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的相向部,使所述固定轉子(42)側的磁鐵(87F)的N極及S極中的一個的一部分與所述可動轉子(43)側的磁鐵(87M)的N極及S極中的另一個相向。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形成為相同尺寸,并形成有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以在所述可動轉子(43)最接近于所述固定轉子(42)的初始狀態下,使由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構成的所述轉子(41)配置在所述定子(40)沿軸線的寬度內。
6.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可動轉子(43)形成為使其沿軸線的長度比所述固定轉子(42)沿軸線的長度小,并形成有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以在所述可動轉子(43)最接近于所述固定轉子(42)的初始狀態下,使由所述固定轉子(42)及所述可動轉子(43)構成的所述轉子(41)配置在所述定子(40)沿軸線的寬度內。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配置在動力傳遞裝置(33)與所述固定轉子(42)之間的所述可動轉子(43)能夠滑動地支承于所述電機軸(44),所述動力傳遞裝置(33)將固定有所述固定轉子(42)的電機軸(44)的轉動動力向被驅動部件(WR)傳遞。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動機,其特征在于,從正交于所述定子(40)的中心軸線的方向觀察,所述可動轉子(43)的移動范圍被設定為所述可動轉子(43)與該定子(40)的一部分所重疊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未經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4478.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