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校準及檢測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4447.6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081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06 |
| 發明(設計)人: | 宮琴;黎婷婷;王瑤;劉帥;武遠泉;先夢 | 申請(專利權)人: | 清華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5/12 | 分類號: | A61B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徐寧;關暢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區1***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復合 神經 動作電位 調諧 曲線 校準 檢測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聽覺檢測系統,特別是關于一種基于聲卡的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校準及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復合神經動作電位(CAP)是耳蝸受到具有瞬態特性的聲刺激,在經歷一定潛伏期之后,數以千計單個聽神經的放電之總和通過耳道內的圓窗膜上記錄得到。各個神經纖維活動的同步性是圓窗膜是否能記錄到CAP的一個基本條件。為了能夠有效地引起大量神經纖維的同步響應,聲信號須有較好的瞬態特性,即具有較短的上升/下降時間。由于短聲(Click)或者短純音(Tone?burst)具有較好的瞬態特性,常用于誘發CAP。Click的時域是一很窄的矩形脈沖,頻譜很寬,頻率特性很差,Tone?burst是在一個時窗里對純音的截取,具有一定的頻率特征,同時又是瞬態信號,常被用于聽覺誘發電位的疊加記錄,以了解聽覺系統對該頻率的聽覺靈敏度,所以本發明采用刺激聲Tone?burst,以檢測測試動物在特定頻率下的CAP閾值曲線和CAP調諧曲線,CAP調諧曲線(CAP?TC)及其Q值用于表征復合神經動作電位在特征頻率下的頻率選擇特性。
1976年Dallos和Cheatham首次使用復合神經動作電位以一個短純音掩蔽另一個短純音的方法,成功記錄了生理狀態下客觀評估測試動物耳蝸頻率選擇特性的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近年來,國內外有一些復合神經動作電位相關的專利,例如:2009年4月13日公開的專利申請號為US?20090259140A1,由Craig?A.Buchman申請的專利名稱為“用聲音或機械刺激耳蝸并記錄耳蝸內相應誘發電位的方法和儀器”由刺激器、電生理響應記錄儀構成,刺激器包括產生聲音信號的耳機、可在患者內耳產生振動信號的機械刺激器、聽骨鏈直接驅動系統、骨錨助聽器和骨導助聽器,電生理響應記錄儀包括可放置于耳蝸內的耳蝸內診斷儀,在實驗結束可從耳蝸內取出而非耳蝸植入體,它可用于獨立的診斷目的或與耳蝸內藥物輸送結合,以記錄刺激誘發的耳蝸或聽神經響應,例如總和電位、微音器電位和復合神經動作電位。上述專利中的耳蝸電圖檢測偏重于評估聽力障礙和選擇相應療法,雖然提及復合神經動作電位,但是并未涉及到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的檢測。另一份2000年8月10日公開的申請號為US006640121B1,由Fred?Telischi發明的專利名稱為“耳蝸神經檢測的耳探針”,由帶有插入端和終端的集成單元組成,集成單元包括光纖激光多普勒血流儀探頭用于測量血液流量和流速,以及耳蝸電圖的記錄電極,此專利偏重于耳探針的設計,與上一發明專利類似,該發明雖然提及復合神經動作電位,但是沒有涉及到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的檢測。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實現對復合神經動作電位及其調諧曲線進行定量檢測和分析,且具有聲學傳感器位置校準功能和電極位置校準功能的復合神經動作電位調諧曲線校準及檢測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清華大學,未經清華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44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毫米波成像掃描檢查室及毫米波成像掃描檢測系統
- 下一篇:蓄電池組巡檢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