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及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3171.X | 申請日: | 2012-09-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16343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09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忻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新媒農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張先蕓 |
| 地址: | 401121 重慶市北部新區高新***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緩存 同步 分布式 業務 請求 處理 方法 系統 | ||
1.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多臺應用服務器接收來自用戶的業務請求,并分別以本地緩存區優先調用的方式從本地緩存區或通過遠程通信從數據庫服務器獲取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其中,每當一臺應用服務器通過遠程通信從數據庫服務器獲取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時,該應用服務器將新獲取的業務數據緩存于本地緩存區并進行備份,且將備份的業務數據分發至其它應用服務器進行緩存;
其中,每一臺應用服務器按如下步驟進行業務請求處理:
A、當接收到來自用戶的業務請求時,執行步驟B;當接收到來自其它應用服務器的業務數據同步請求時,執行步驟C;
B、以本地緩存區優先調用的方式從本地緩存區或通過遠程通信從數據庫服務器獲取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其中,當通過遠程通信從數據庫服務器獲取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時,將新獲取的業務數據緩存于本地緩存區并進行備份,且分別向其它應用服務器發送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并在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得到響應時將備份的業務數據分發至其它應用服務器;
C、響應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并接收來自其它應用服務器的業務數據進行本地緩存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之前還包括如下步驟:
O、按預設定的訪問熱度算法,實時計算和統計本地緩存區中緩存的各業務數據的訪問熱度值。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業務請求包含有業務ID;
所述步驟B具體為:
b1、解析業務請求獲得其中包含的業務ID,檢索本地緩存區中是否存在業務請求包含的業務ID對應的業務數據;若是,執行步驟b2;否則,執行步驟b3;
b2、從本地緩存區中獲取業務請求包含的業務ID對應的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然后跳轉執行步驟O;
b3、通過遠程通信從數據庫服務器獲取業務請求包含的業務ID對應的業務數據,用于響應用戶的業務請求,并執行步驟b4;
b4、判斷新獲取的業務數據的數據量是否超過本地緩存區中當前剩余的業務數據緩存容量;若是,則執行步驟b5;否則執行步驟b6;
b5、將本地緩存區中訪問熱度值最低的業務數據及其對應的業務ID記錄刪除,然后返回步驟b4;
b6、將新獲取的業務數據緩存于本地緩存區中,記錄新獲取的業務數據對應的業務ID,并執行步驟b7;
b7、將新獲取的業務數據進行備份,且分別向其它應用服務器發送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并在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得到響應時將備份的業務數據分發至其它應用服務器;然后跳轉執行步驟O。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包含有待同步的業務數據對應的業務ID和數據量;
所述步驟C具體為:
c1、響應業務數據同步請求,并解析業務數據同步請求獲得其中包含的待同步的業務數據對應的業務ID和數據量,執行步驟c2;
c2、判斷待同步的業務數據的數據量是否超過本地緩存區中當前剩余的業務數據緩存容量;若是,則執行步驟c3;否則執行步驟c4;
c3、將本地緩存區中訪問熱度值最低的業務數據及其對應的業務ID記錄刪除,然后返回步驟c2;
c4、接收來自其它應用服務器的業務數據緩存于本地緩存區中,并記錄該業務數據對應的業務ID;然后跳轉執行步驟O。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的基于數據緩存同步的分布式業務請求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訪問熱度算法的計算參數包括如下一項或幾項:設定時間內的訪問次數、最近一次訪問時間距離當前時刻的時長、對設定時間內的訪問次數按各次訪問時間的加權求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新媒農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新媒農信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317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基于微通道板三維結構的高靈敏度氣體傳感器
- 下一篇:側向反應裝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