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固相催化反應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71122.2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366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唐煜;胡先君;余建良;姜興劍;湯中文;李雪冰;張清海;閆國富;馮長志;劉澤;孫高攀;鄭全海;蘇旭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8/06 | 分類號: | B01J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丙林;余剛 |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固相 催化 反應器 | ||
1.一種氣固相催化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反應器殼體(101),其側壁上形成有沿側壁切線方向延伸的氣體入口管線(150);
催化劑床層(110),設置在所述反應器殼體(101)內,與所述反應器殼體(101)之間形成環狀的旋流腔(140),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為中空圓柱體,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殼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催化劑床層(110)內部相通的通孔(111);
換熱裝置,設置在所述催化劑床層(110)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的氣體入口管線(150)包括多條,各所述氣體入口管線(150)的高度位置相同或者不同,并且各所述氣體入口管線(150)在俯視方向的投影均勻地圍繞在所述反應器殼體(101)的外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的氣體入口管線(150)包括第一氣體入口管線(151)、第二氣體入口管線(152)、第三氣體入口管線(153)、及第四氣體入口管線(154),其中,所述第一氣體入口管線(151)和所述第二氣體入口管線(152)中心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1/3高度處,所述第三氣體入口管線(153)和所述第四氣體入口管線(154)中心對稱地設置在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2/3高度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中軸線上設置有中心管(120),所述中心管(120)的管壁上均勻地設置有中心管集氣孔(121),所述中心管(120)上下兩端形成反應生成氣出口(12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裝置包括多條均勻地設置在所述催化劑床層(110)內的換熱管(130),其中,部分所述換熱管(130)內介質的流動方向與剩余部分的所述換熱管(130)內介質的流動方向相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裝置包括多組以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中軸線為中心,呈圓形排布的換熱管組,介質的流動方向不同的各所述換熱管組間隔排列。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裝置包括多組以所述催化劑床層(110)的中軸線為中心,呈圓形排布的換熱管組,所述換熱管組內介質的流動方向不同的換熱管之間間隔排列。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管(130)與汽包(200)相通,所述汽包(200)內的水進入所述換熱管(130)的管線上設置有調節閥(160),所述催化劑床層(110)內在所述換熱管(130)附近設置有熱電偶,所述調節閥(160)與所述熱電偶形成控制所述換熱管(130)內水的流量的控制回路。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200)與所述換熱管(130)形成回路。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包(200)內的水自上而下進入的部分所述換熱管(130)的管線上設置有用于調節水壓的變頻泵,該部分所述換熱管(130)的出口端及多相泵(201)的出口端分別設置有壓差計,所述壓差計與所述多相泵(201)形成抑制蒸汽倒流的控制回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未經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頭煤化工分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7112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實驗用新型打煙器
- 下一篇:一種濕熱空氣發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