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降低稻米中鉛含量的稻田灌水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9732.9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0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國;黃一澄;李雪琪;王明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G16/00 | 分類號: | A01G16/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316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降低 稻米 含量 稻田 灌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降低稻米中鉛含量的稻田灌水方法,屬于農產品重金屬污染防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所有重金屬污染物中,鉛(Pb)受到的關注程度是最高的,因為Pb用途廣泛,已成為污染面積最大的金屬元素。在地球上,幾乎找不到沒有被Pb污染的地方,甚至北極冰層的Pb含量是史前冰層Pb含量的10-100倍,而南極冰層的Pb含量比北極冰層高10倍。
過量的Pb對人體的中樞神經、紅血球細胞、腎臟、心血管及男女的生殖系統等多種器官有毒害作用。長期試驗表明,妊娠期及幼兒期接觸較低劑量的Pb(血液Pb濃度為10-20?mg/dl),會對兒童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不可逆轉、不可治療及伴隨終身的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下降,反應慢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據研究,24個月大的幼兒血Pb含量偏高,到10周歲時仍表現智力缺陷。由于Pb毒害,7歲表現的智力缺陷到18歲時能測出。近期的研究集中于低劑量的Pb對人的毒性,以前認為安全的劑量可能存在無臨床癥狀的毒害,稱為“亞臨床毒性”,如智力下降,神經傳導速率降低,血紅素合成減少,尿酸排泄異常等。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Agency?for?Research?on?Cancer)已將Pb列為對人類可能的致癌物質。
在中國工礦區及經濟發達地區,隨著人口的增加、工業及交通的快速發展、農用化學品的大量施用,農田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日趨嚴重。我國對二十多處采礦、冶煉及工業廢水污染點的調查表明,一些地區的農田Pb污染非常嚴重,且面積和程度呈上升趨勢,這些污染地區的糙米Pb含量達0.5-3.0?mg/kg,全部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據華東師范大學地理系研究,崇明島公路兩側蔬菜樣品中Pb含量超標率高達43.?2%。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研究表明,滬寧高速公路兩側距路肩250米范圍內,土壤和小麥已受到不同程度的Pb污染,土壤中Pb污染指數最大可達3.26,公路兩側小麥籽粒中Pb含量超標率達99%。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對江蘇省8市28現的抽樣檢測表明,江蘇省糧食(大米、小麥、面粉)Pb含量超標率(超過食品衛生國家標準)為21.4%,局部地區超標率達66%。據中國科學院長沙農業現代化所1986-1988年的調查,湖南省主要工礦區稻田土壤Pb含量為52-1021?mg/kg,比同類母質發育土壤的背景值高0.6-37倍。據各地抽樣調查,北京、上海、沈陽、廣州、南京等市工業區及污染區,兒童血Pb平均值普遍高于10?mg/dl,部分地區達30?mg/dl。
據研究,食用植物中的Pb是人體中Pb的重要來源。在重金屬污染區,人體攝入的?Pb有50-90%來源于食物,其中絕大部分來源于糧食和蔬菜。因此,Pb在土壤-稻米-人類系統中的移動和累積受到高度關注。
在土壤介質中,重金屬元素可與硫化物形成沉淀、與有機質絡合、被鐵錳氧化物吸附,這些行為都受到土壤氧化還原狀況的調節,而土壤氧化還原狀況與土壤水分間存在密切關系。當土壤處于淹水的還原條件時,隨著氧化還原電位的降低,硫還原為S2-的量增加,與土壤中的Pb形成PbS而沉淀,使土壤溶液中的Pb2+濃度降低;而在土壤控水條件下,隨著氧化還原電位的升高,土壤中的Pb會由沉淀、有機質絡合等不可溶形態轉化為可溶態,從而增加植物對Pb的吸收。據研究,在受Pb污染的稻田內,不同的灌水方式,水稻對Pb的吸收量會相差數倍,淹水后,土壤中交換態Pb含量迅速下降,而緊結合有機態迅速增加;但排水落干后,交換態及可溶態Pb含量迅速回升。不僅如此,土壤淹水還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和CaCO3對Pb的吸持強度。所以,在重金屬Pb污染的稻田中,不同的灌水方法,可能會造成稻米Pb含量出現很大差異。
現有的研究報道僅僅表明,稻田土壤控水與淹水相比,水稻對Pb的吸收會增加,但對于控水時間(水稻不同生育時期)、控水程度(土壤干旱程度)對稻米Pb含量的影響還很不清楚。而且,由于水稻是喜水作物,不適宜的控水時間或控水程度會造成水稻產量下降。在實際水稻生產中,農民由于各種原因(節約灌溉水、灌溉水供應不足、農事活動需要、調節水稻生長狀況等),會在水稻生育期間的某些時段進行不同程度的控水。如在水稻長勢過旺時通過土壤控水來抑制水稻過度生長;在水稻快要成熟時進行控水,以方便人及機械在水稻成熟時收獲。但這些控水措施往往缺乏科學性,如果控水時期或控水程度不當,不但會造成水稻產量下降,而且會促進稻田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釋放、增加水稻對這些物質的吸收,結果導致稻米中對人體有毒、有害物質的含量超標,特別是在重金屬污染的稻田中,這種情況很容易出現。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大學,未經常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9732.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測溫勺
- 下一篇:一種RNA的預備模板PCR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