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含乙基多殺菌素的殺蟲組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9414.2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03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蘇建亞;任秀貝;鄭雪松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N47/38 | 分類號: | A01N47/38;A01N43/22;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9***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乙基 殺菌 殺蟲 組合 | ||
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農藥復配技術領域,即涉及一種以乙基多殺菌素和茚蟲威為有效成分的兩元混配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乙基多殺菌素是一種新穎的多殺菌素類殺蟲劑,為多殺菌素的第二代產品。它很好的解決了多殺菌素對蔬菜作物的殺蟲效果好,但對水果和堅果等作物的蟲害控制不理想的問題,尤其對多殺菌素不能防治的仁果類食心蟲蘋果小卷蛾有特效,同時其殺蟲譜比多殺菌素更廣。此外,它還具有低毒、低殘留、對昆蟲天敵安全、自然分解快,而獲得美國“總統綠色化學品挑戰獎”。
茚蟲威,7-氯-2,3,4a,5-四氫-2-[甲氧基羰基(4-三氟甲氧基苯基)氨基甲酰基]茚并[1,2-e]噁二嗪-4a-羧基甲酯,是美國杜邦公司開發生產的一種殺蟲劑,作用機理為主要通過阻斷害蟲神經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使神經細胞喪失功能,導致靶標害蟲麻痹、協調差,最終死亡。另外茚蟲威具有很好的親脂性,僅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雖沒有內吸活性,但具有良好的耐雨水沖刷性能。可防治鱗翅目害蟲如棉鈴蟲、菜青蟲、煙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卷葉蛾類等。
殺蟲劑的混用是當前害蟲化學防治中最常用的策略之一。農藥復配有增效、相加、拮抗三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即便是兩種農藥之間的復配,由于配比不同增效程度也不一樣,有的甚至是拮抗作用。通過試驗篩選出的增效明顯的組合物,不但可以提高對鱗翅目害蟲的防效,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而且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經實驗室對農藥復配的研究,發現將生物農藥乙基多殺菌素和茚蟲威復配后能夠產生很好的增效作用,殺蟲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更加低毒、環保。并且關于乙基多殺菌素和茚蟲威化合物的復配及應用目前尚無人報道過。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的組合物,它對稻縱卷葉螟等害蟲具有較高的毒力,能夠降低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成本。
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防治鱗翅目害蟲效果較好的乙基多殺菌素與茚蟲威復配的殺蟲劑組合物。
本發明的殺蟲劑組合物主要成分是乙基多殺菌素與茚蟲威,兩種成分在組合物中的以重量比為25~75∶75~25進行合理的復配,經一系列的篩選試驗,選擇增效明顯的組合物,增強速效性,降低農藥成本是本發明的關鍵所在。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
1.乙基多殺菌素作用于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但是與煙堿類殺蟲劑也有差異。而茚蟲威主要通過阻斷害蟲神經細胞中的鈉離子通道,使神經細胞喪失功能,導致靶標害蟲麻痹、協調差,最終死亡。兩種農藥對害蟲的作用機理不同,能夠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是輪替藥劑的備選。
2.上述混劑配比合理,對稻縱卷葉螟等鱗翅目害蟲的毒力較強,共毒系數較高,具有較強的增效效果,是一類高效、低毒的混配制劑。
具體實施方式
1.供試藥劑
60g/1乙基多殺菌素陶氏益農中國有限公司;150g/1茚蟲威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
2.供試蟲源:
從稻田采集稻縱卷葉螟的成蟲,在室內裝有分蘗期水稻的養蟲籠中待產卵。產過卵的水稻放置在培養箱飼養,飼養條件:28℃,60%RH和16:8的光暗周期。等卵孵化后用初孵幼蟲進行生測試驗。
3.單劑測定方法
根據鄭雪松等建立的方法即稻苗浸漬法監測稻縱卷葉螟對殺蟲劑的敏感性。
將生長三周的水稻苗(大約25cm高)莖葉倒置,浸沒到不同濃度藥劑的懸浮液中,然后自然晾干,直至無明水。在培養皿(直徑7cm)中放入大小適當的濾紙3張,用膠頭滴管滴入少量水使濾紙濕潤。將浸漬后的稻葉剪成5cm長,將上部葉片片段30根左右放入培養皿中的濾紙上。用軟毛筆輕輕將初孵幼蟲轉移到培養皿的稻葉上。
接入幼蟲的培養皿置在25℃,60%RH和16:8光暗周期的培養箱中飼養,接蟲3天(72小時)以后檢查結果。每個藥劑設5個濃度,每個處理3個重復,每個重復15頭初孵幼蟲。死亡標準以毛筆輕觸蟲體,幼蟲不能協調運動為死亡標準,對照死亡率小于20%為有效試驗。
4.數據處理
采用POLO?Plus軟件計算毒力回歸式。計算參數包括:毒力回歸式、斜率b值及標準誤、LC50值及95%置信限。
5.聯合毒力測定方法
組合物配方的室內篩選采用孫云沛共毒系數法:
毒力指數(TI)=(標準藥劑的LC50/供試藥劑的LC50)×1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農業大學,未經南京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941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