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次性三腔胃、腸鏡套在審
申請號: | 201210368957.2 | 申請日: | 2012-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30545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24 |
發明(設計)人: | 鄭杰;郭娜;韓凱;翟鳳苞;鄭中富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杰;鄭中富 |
主分類號: | A61B1/00 | 分類號: | A61B1/00 |
代理公司: | 濟南舜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2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次性 三腔胃 腸鏡套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在做胃腸鏡檢查時可以杜絕交叉感染的一次性三腔胃、腸鏡套。
背景技術
臨床上,常會出現因食物殘渣、胃液的大量分泌等影響CCD攝像頭所取圖像的清晰度、準確度的問題。常見胃鏡套雖已解決這些問題,但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胃鏡原配內置的吸引管道、鉗道、吸引控制開關,注水注氣管道、注水注氣開關,所有的管道都與胃腔聯通,接受檢查的上一個病人與下一個病人容易造成交叉感染。腸道檢查也是如此。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公開一種防止交叉感染,做到無菌檢查的一次性三腔胃胃、腸鏡套。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其軟管,其技術方案首先是將負壓吸引鉗道管及注水注氣管固定于軟管外側,從而形成獨立的水氣管道系統、獨立的負壓吸引、鉗道系統、胃鏡氣水引出控制系統、負壓吸引、鉗道引出控制系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一次性三腔胃腸鏡套,做胃鏡或腸鏡檢查時,胃鏡或腸鏡能與胃腔或腸道徹底隔絕,從而改變了以往胃、腸鏡內置管道的弊端,達到了胃、腸鏡無菌檢查,杜絕了交叉感染。
為方便將胃鏡或腸鏡插入軟管,在軟管的后端可設置帶有管套固定器和管套撐口器。
在本發明中,為方便操作和控制,負壓吸引鉗道管的后端設計為三通管,其另外兩端一個為吸引口并接吸引閥,另一個為鉗道口。其中,吸引閥具體可包括其閥體、閥芯和安裝在閥體下端的吸引引出器。而吸引閥的閥體包括其臺階狀內孔,其上部的小直徑部分,側面帶有連通內孔和吸引口的通道,該部分中裝有閥芯,閥芯上帶有兩端分別能與其下底面以及閥體上的吸引口連通的通道;吸引引出器下底帶有排出管,其管道與閥體內孔的下部相通,閥芯與閥體內孔側壁上設置有相配合的閥芯行程限位機構。
同樣,注水注氣管的后端也可設計為三通管,它與水氣控制閥連接。而水氣控制閥也包括其閥體、閥芯和安裝在閥體下端的水氣引出器。水氣控制閥的閥體包括其內孔,內孔的下部為大直徑部分,其上部與分別與該大直徑部分相通的兩個閥芯孔,兩閥芯孔的側壁分別帶有連通內孔和注水口或注氣口的通道;兩閥芯孔內裝有閥芯,各閥芯上帶有兩端分別能與其下底面以及閥體上的注水口或注氣口連通的通道,閥芯與閥體內孔側壁上還設置有相配合的閥芯行程限位機構;閥體的大直徑部分裝有帶有與閥體內孔相通的水道和氣道的水氣引出器。
本發明主要設計了負壓吸引引出器、外置鉗道及吸引閥,注水注氣引出器及其水氣控制閥,通過外置管道,使負壓吸引、鉗道系統、注水注氣成為兩個獨立的系統,胃鏡與胃腔(或腸鏡與腸道)完全隔絕,解決了胃鏡或腸鏡檢查時交叉感染的難題,從而改變了人們不愿做胃、腸鏡,怕做胃、腸鏡的局面,解決了病人的擔憂及醫院感染工作的難題。為了提高做胃、腸鏡的使用效率,設計制作了胃、腸鏡套套裝裝置,在使用時,將內鏡套的上口通過內帶錐度的的管套,將胃、腸鏡套的上口裝在外帶錐度的套管上,再將外帶錐度的套管裝在內帶錐度的套管內,壓下即可,這樣胃、腸鏡套上口被撐開就固定在胃、腸鏡車架上,將胃、腸鏡迅速的插入胃、腸鏡套管內,胃、腸鏡準備工作完成,這樣大大縮短了每個病人胃、腸鏡消毒準備時間,一次性三腔胃、腸鏡套的研究被推廣使用后,胃、腸鏡檢查每個病人時,胃、腸鏡消毒過程能夠取消,大大提高了做胃、腸鏡的效率,每人一套,能夠杜絕交叉感染,解決了病人的擔憂及醫院感染工作的難題,能夠帶來極大地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吸引閥的剖視圖;
圖3為圖2的A-A視圖;
圖4為水氣控制閥的剖視圖;
圖5為圖4的B-B視圖;
圖6為軟管后部的剖視圖;
圖中:1、軟管,2、負壓吸引鉗道管,3、注水注氣出口,4、注水注氣管,5、出水口,6、出水閥芯,7、出氣閥芯,8、通氣孔,9、水氣控制閥,10、出氣口,11、水氣引出器,12、管套撐口器,13、吸引口,14、閥芯,15、吸引閥,16、吸引引出器,17、鉗道口,18、管套固定器,19、螺栓,20、螺栓。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杰;鄭中富,未經鄭杰;鄭中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895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