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助鐵碳床凈化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210368867.3 | 申請日: | 2012-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987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發明(設計)人: | 瞿廣飛;劉玉環;曾金花;寧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理工大學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電助鐵碳床 凈化 濃度 有機 廢水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助鐵碳床凈化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方法,屬于水處理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鐵碳床處理法是金屬鐵處理廢水技術的一種應用形式,是用鐵碳法作為預處理技術來處理有毒有害、高濃度COD廢水具有很好的效果。在酸性條件下,碳與鐵之間形成了無數個微電流反應池,有機物在微電流的作用下被還原氧化,鐵碳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膠體絮狀物對有機物具有很強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鐵碳法是綜合應用了鐵的還原性質、鐵碳的電化學性質和鐵離子的絮凝吸附作用,使得鐵碳法具有很好的處理效果。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該工藝用于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但是,鐵碳法也有其缺點,主要是(1)鐵屑在酸性介質中長期浸泡后易于板結成塊,造成堵塞,形成溝流,使操作困難,處理效果降低;(2)鐵在酸性條件下溶出的鐵量較大,加堿中和后產生的泥渣量多。
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是指由造紙、皮革及食品等行業排出的COD在2000mg/L以上的廢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為不含有害物質且易于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一般來自農牧產品為原料的工業廢水;第二類為含有害物質且易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部分化學工業、輕工業、冶金工業和制藥廢水;第三類為含有害物質且不易生物降解的高濃度有機廢水,如有機化學合成工業和農藥生產工業廢水等。這些高濃度有機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纖維素等有機物,如果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
目前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方法主要有生物處理技術、化學處理技術、物化處理技術和物理處理技術。但是對于高濃度有機廢水的處理往往需要兩種或三種以上的方法進行同時處理,工藝較復雜,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助鐵碳床凈化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方法,該方法通過電化學方法輔助鐵碳床對含高濃度有機廢水進行處理凈化,本發明方法使得高濃度有機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得以降解、色度的降解率得以提高、高濃度有機廢水得以高速有效凈化的同時,減少了鐵以及亞鐵離子的損耗,延長了鐵碳床的使用周期,且改善鐵碳床在酸性條件下易板結,泥渣多等缺點,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指標(B/C)。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本發明目的:
(1)鐵屑的預處理:將鐵屑用市售工業堿清洗,然后用水沖洗干凈,烘干,過篩得到粒度為10~20目的鐵屑,備用,使用前用稀鹽酸清洗表面的氧化物,用水沖洗干凈;
(2)將粒度為2~6mm的焦炭用水清洗,防止其他雜質的干擾,烘干后備用;
(3)將鐵屑、焦炭和X50聚乙烯多面空心球按質量比20~40:1~3:5~8混合,即制得鐵碳填料;?
(4)將填料置于鐵碳床中,對鐵碳床施加外電壓,然后將高濃度有機廢水通入鐵碳床,進入鐵碳床的廢水PH值為3~5,同時加入催化劑,在常溫條件下停留10~30min,出水進入沉淀池,其中催化劑為生物酶或雙氧水,生物酶投加量為0.5~5g/L,雙氧水投加量為10~20mL/L;
(5)廢水在沉淀池的停留時間為10~20min,進水同時加堿于沉淀池中,加堿后沉淀池內的PH值為9~10,沉淀出水即為處理凈化后廢水,沉淀池部分出水回流進入廢水池以降低原廢水濃度;
(6)鐵碳床系統失活以后,采用質量百分比濃度為0.4%~0.8%的H2SO4對鐵碳床系統進行反沖洗活化處理,處理時間為20~40min,活化后系統循環使用,無需更換鐵碳填料,不影響廢水處理效果。
本發明中所述鐵碳床外加電壓為0.1~10V的交流電。
本發明中所述工業堿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濃度為6%~8%,稀酸為稀鹽酸或稀硫酸,濃度為4%~6%。
本發明中所述生物酶為辣根過氧化物酶、大豆種皮過氧化物酶中的一種或兩種任意比混合物。
本發明中所述沉淀池中添加的堿為氫氧化鈉、碳酸鈉、碳酸氫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濃度為6%~8%。
本發明中所述沉淀池出水部分回流入廢水池以降低原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濃度,廢水池原水與沉淀池回流水體積比為16:1~8。
本發明的優點和技術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理工大學,未經昆明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8867.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