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鋰電池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8475.7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00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葉小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葉小平 |
| 主分類號: | H01M2/12 | 分類號: | H01M2/12;H01M2/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鋰電池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池,特別是一種鋰電池。
背景技術
鋰電池(Lithium?battery)是指電化學體系中含有鋰(包括金屬鋰、鋰合金和鋰離子、鋰聚合物)的電池。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鋰金屬電池通常是不可充電的,且內含金屬態的鋰。鋰離子電池不含有金屬態的鋰,并且是可以充電的。鋰電池通常有兩種外型:圓柱型和方型。電池內部采用螺旋繞制結構,用一種非常精細而滲透性很強的聚乙烯薄膜隔離材料在正、負極間間隔而成。正極包括由鈷酸鋰(或鎳鈷錳酸鋰、錳酸鋰、磷酸亞鐵鋰等)及鋁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負極由石墨化碳材料和銅箔組成的電流收集極組成。電池內充有有機電解質溶液。為了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通常在殼體上設置防爆線,在鋰電池內壓過高時,防爆線破裂從而達到釋放氣體,防止鋰電池爆炸的危險,這種的防爆線的應用會導致殼體破損,可能會發生電池漏液從而為電池的處理帶來麻煩并且還會污染環境。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電池,通過在外殼內設置刺板和限壓板,使得限壓板在內壓過高時被刺板刺破釋放氣體,在保證鋰電池安全性的同時還有效地避免了鋰電池外殼的破損。
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包括外殼、刺板以及限壓板,所述的限壓板設置在外殼內的中上部,所述的刺板設置在限壓板下方的外殼內,所述的限壓板上方的外殼上設置有排氣孔。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通過設置的刺板和限壓板,在電池內部壓力過高時由刺板刺破限壓板,然后通過外殼上的排氣孔將外殼內的高壓氣體排出,在保證鋰電池使用安全的同時還避免了鋰電池外殼破損,避免了污染環境和腐蝕設備。
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的一種改進,所述的限壓板與外殼內壁之間還設置密封圈,所述的限壓板和密封圈緊密設置在外殼內。本改進通過設置的密封圈,提高了限壓板與外殼內壁之間的密閉性,有效地防止了鋰電池內充物質的泄漏,提高了鋰電池使用安全性的同時還提高了限壓板對鋰電池內部壓力的靈敏度。
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的又一種改進,所述的刺板包括密封設置在限壓板下端的壓力板以及設置在壓力板中心的尖刺。本改進設置的刺板結構簡單,對電池內部壓力反映靈敏,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鋰電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通過設置的限壓板、刺板以及設置在限壓板與外殼內壁之間的密封圈,提高了鋰電池的密封性,防止鋰電池內部填充物質的泄漏,在提高電池防爆性能的同時還防止了電池外殼破損,有效地避免了鋰電池故障后污染和腐蝕環境,降低了鋰電池的后處理難度。
附圖說明
圖1、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列表:
1、外殼,2、刺板,3、限壓板,4、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下述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包括外殼1、刺板2以及限壓板3,所述的限壓板3設置在外殼1內的中上部,所述的刺板2設置在限壓板3下方的外殼1內,所述的限壓板3上方的外殼1上設置有排氣孔。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通過設置的刺板和限壓板,在電池內部壓力過高時由刺板刺破限壓板,然后通過外殼上的排氣孔將外殼內的高壓氣體排出,在保證鋰電池使用安全的同時還避免了鋰電池外殼破損,避免了污染環境和腐蝕設備。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限壓板3與外殼1內壁之間還設置密封圈4,所述的限壓板3和密封圈4緊密設置在外殼1內。通過設置的密封圈,提高了限壓板與外殼內壁之間的密閉性,有效地防止了鋰電池內充物質的泄漏,提高了鋰電池使用安全性的同時還提高了限壓板對鋰電池內部壓力的靈敏度。
作為一種優選,所述的刺板2包括密封設置在限壓板3下端的壓力板以及設置在壓力板中心的尖刺。通過設置的刺板結構簡單,對電池內部壓力反映靈敏,從而有效地提高了鋰電池使用的安全性。
本發明公開的鋰電池通過設置的限壓板、刺板以及設置在限壓板與外殼內壁之間的密封圈,提高了鋰電池的密封性,防止鋰電池內部填充物質的泄漏,在提高電池防爆性能的同時還防止了電池外殼破損,有效地避免了鋰電池故障后污染和腐蝕環境,降低了鋰電池的后處理難度。
本發明方案所公開的技術手段不僅限于上述技術手段所公開的技術手段,還包括由以上技術特征任意組合所組成的技術方案。以上所述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葉小平,未經葉小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8475.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鍛造用鋼錠
- 下一篇:一種制造工業機器人用雙工位整合式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