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無效
申請號: | 201210367776.8 | 申請日: | 2012-09-28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373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發明(設計)人: | 江春英;劉光明;張桂昌;李作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永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27M3/00 | 分類號: | B27M3/00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東省青島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木節 制備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節能門窗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地方人多,每年因窗體為非節能型而浪費的能源相當大。在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1/4以上;建筑使用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1/2以上;室內采暖、空調能耗是建筑使用能耗的1/5以上;從整個建筑的能源流失來看,能源損失中70%是通過門窗流失的。據有關專家估算,如果把我國非節能型窗的40%改造成節能型窗,我國可節省煤炭1.56億噸,同時也少向大氣層排放灰塵7000萬噸和大量有毒氣體。因此,推廣應用節能門窗對凈化空氣、保護生態平衡有著重要意義。
目前,已有的技術中,用于制造木窗、木門的材料多用橡木,雖然在節能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對太陽紫外線過于敏感,顏色容易發生變化,橡木的質地過于堅硬,對有成型要求高的門窗來說,不容易塑形。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加工工藝簡單,耐老化使用壽命長,長時間使用后,不會產生變形、彎曲的現象,并且具有防水功能的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它包括下列步驟:
(1)根據竹木節能窗尺寸下料,進行數控截鋸;
(2)通過數控四面刨床對竹木節能窗四面進行刨光,分切玻璃壓條;
(3)通過數控門窗加工中心對窗框扇等部件端頭及縱向等進行加工;
(4)通過門窗液壓組框機,將加工好的框扇等組裝起來;
(5)通過數控多孔鉆,對框架進行手孔、鉸鏈孔和圓棒榫孔的打孔;
(6)由數控四面刨床、數控45度切角機、氣動訂角機,加工玻璃壓條,包括銑型、切角、組角,如果有特殊的交叉窗格,需要銑出對接榫槽;
(7)通過門窗數控砂光機,對窗框扇等部件進行砂光處理;
(8)通過澆淋機對竹木節能窗進行第一次底漆噴涂,然后待底漆自然晾干后,經自動油漆噴涂線對竹木節能窗進行第二次面漆噴涂;
(9)待油漆自然晾干后,即得竹木節能窗。
本發明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優點是:
1、本發明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采用純天然材質竹子作為原料,不包含任何引起過敏的物質,既環保又對人體無害。
2、本發明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經過加工處理后具有極強的抗霉性和防蛀性,在使用中不會產生膨脹,不會變形,且具有防水功能,特別適用于潮濕的環境。
3、本發明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竹木窗可以是任何的形狀,形態和尺寸的,拱形到懸掛式落地窗都可適用,由于其超強的形狀穩定性和超低的熱損耗,竹木節能窗更是綠色低碳建筑的理想選擇。
本發明竹子節能窗與現有傳統窗相比,本發明的節能效果和社會效益明顯,各類窗能源消耗對比如下表。
各類窗能源消耗對比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一種竹木節能窗的制備工藝,它包括下列步驟:
(1)根據竹木節能窗尺寸下料,進行數控截鋸;
(2)通過數控四面刨床對竹木節能窗四面進行刨光,分切玻璃壓條;
(3)通過數控門窗加工中心對窗框扇等部件端頭及縱向等進行加工;
(4)通過門窗液壓組框機,將加工好的框扇等組裝起來;
(5)通過數控多孔鉆,對框架進行手孔、鉸鏈孔和圓棒榫孔的打孔;
(6)由數控四面刨床、數控45度切角機、氣動訂角機,加工玻璃壓條,包括銑型、切角、組角,如果有特殊的交叉窗格,需要銑出對接榫槽;
(7)通過門窗數控砂光機,對窗框扇等部件進行砂光處理;
(8)通過澆淋機對竹木節能窗進行第一次底漆噴涂,然后待底漆自然晾干后,經自動油漆噴涂線對竹木節能窗進行第二次面漆噴涂;
(9)待油漆自然晾干后,即得竹木節能窗。
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也并不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發明的實質范圍內,作出的變化、改變、添加或替換,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永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永利工程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777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