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污水處理廠廢氣收集、處理的新方法在審
申請號: | 201210367543.8 | 申請日: | 2012-09-27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12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發明(設計)人: | 李亞軍;王鳳灘;于新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B01D53/76 | 分類號: | B01D53/76;B01D53/78;B01D53/58;B01D53/52;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地址: | 2745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污水處理 廢氣 收集 處理 新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廠廢氣收集、處理的新方法。即在污水處理廠處理廢水時產生的廢氣,進行收集、輸送、處理的方法。涉及管道力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學等領域。
背景技術
污水處理廠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氣,如果不加以處理,給周邊的環境帶來很大的影響,嚴重時會產生擾民現象的發生。廢氣一般處理方法有物理法,如水洗法、冷凝法、吸附法和電子束照射法;生物法,如植物氣體覆蓋法、植物吸收法和植物分解法;化學法,如燃燒法、氧化法和化學吸附等。但是,由于污水處理廠在運行的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成分復雜,很難用以上其中的一種單一的方法處理達標,比如,單一的酸洗滌,只能對堿性氣體有一定的降解,但是,其他成分很難處理。
發明內容
污水處理廠在運行的過程中,廢水中的COD等物質通過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轉變成甲烷、氨、硫化氫、甲硫醇、甲硫醚等廢氣。首先,對污水處理廠產生廢氣的池體進行密封,用風機通過管道將廢氣輸送到臭氧發生器進行氧化處理,廢氣被氧化成水、二氧化碳等無味氣體,被氧化處理后的尾氣通過多級洗滌塔洗滌后排放。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用玻璃鋼蓋板將產生廢氣的池體密封,避免氣體外溢,保證池體為負壓,具體操作是在每個池體安裝壓力指示儀,保證壓差在5帕以上。廢氣通過管道輸送到臭氧發生器混合室,在此與臭氧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機理如下:
?????????甲烷??+??O3?→?二氧化碳??+?水
硫化氫?+??O3?→?硫?+?水
氨??+??O3?→?氮氣+?水
?????????有機硫?+??O3?→?硫?+?水?+??二氧化碳
氧化后的尾氣再經過酸洗、堿洗,從而確保廢氣達標排放。
本發明運行成本低、易操作、安全、處理效率高,通過本方法,污水處理廠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得到很好的治理,周邊環境得到很好的改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示意圖;
在圖1中:1、厭氧池,2、風機,3、臭氧發生器,4、酸洗塔,5、堿洗塔,6、壓力指示儀,7、玻璃鋼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通過下面給出的具體實施例可以進一步清楚了解本發明,但他們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
應用實施例:一個1000噸/日的污水處理廠廢氣的收集、處理
該污水處理廠進水COD為5000mg/L,厭氧出水COD為800?mg/L,厭氧池1到風機2的距離為200米,根據以上參數可以算出該廠每天產生廢氣大概為1700立方(標態),風機風量為5萬方/每小時,風壓為12000帕,臭氧發生器3選用3kg/小時,抽氣管道尋用玻璃鋼材質。將厭氧池1用玻璃鋼蓋板7密封,在池體1上安裝壓力指示儀6,并保證壓差在5帕—10帕,并在每個池體的抽氣管道上加上風量調節閥,以平衡抽氣量,保證較遠的池體內形成負壓。廢氣通過管道被引到臭氧發生器3混合室,被臭氧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氧化后的尾氣通入pH為2—3的酸洗塔4,殘余的堿性氣體成分被充分吸收,氣體再進入pH為9—10的堿洗塔5,殘余的酸性氣體被完全吸收,最終廢氣達標排放。廢氣處理效果見表一。
表一:污水處理廠廢氣處理前后指標對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東方明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7543.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燈光旋鈕開關彈片觸點放置機構
- 下一篇:一種安裝在圓抱柱上的木門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