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扁桃體炎、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7465.1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0695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宋榜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宋榜林 |
| 主分類號: | A61K36/88 | 分類號: | A61K36/88;A61P11/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716200 陜西省延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扁桃體炎 咽喉炎 中藥 制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咽喉部炎癥的中藥制劑,尤其適用于治療急慢性扁桃體炎、急慢性咽喉炎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咽喉炎、扁桃體炎是人體喉部常見的兩種急性或慢性疾病。
咽喉炎是一種頑固性的多發病,據資料報道,國內咽喉炎患者達30%以上,尤以吸煙者為多。治療咽喉炎的藥物有:含片劑、內服消炎劑、注射針劑。這些藥物對咽喉炎的治療(尤其急性咽喉炎)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作用時間較短,目前尚沒有能夠徹底根治慢性咽喉炎的特效藥物。
扁桃體炎的主要癥狀是咽痛、發熱及咽部不適感,此病可引起耳、鼻、腎、關節等局部或全身并發癥。其治療方法通常是注射雙黃連和青霉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原材料豐富、成本低廉、對治療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體炎有良好效果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
該藥物的組分包括:羅漢果、藏青果、金銀花、桔梗、射干、玄參、生黃芪。各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羅漢果占18-20%,藏青果占15-17%,金銀花占15-17%,射干占12-15%,玄參占12-15%,桔梗占12-15%,余量為生黃芪。
羅漢果、藏青果、金銀花,有滋陰清熱、解毒利咽之功效,共為主藥(君藥);玄參有涼血養陰、清熱解毒之功效,桔梗有化痰散結之功效,射干有豁痰利咽之功效,此三種藥材共為輔藥(臣藥);生黃芪有補氣托毒,助主副藥驅邪扶正解毒之力,為使藥。
各味藥材的藥性、藥理如下:
羅漢果,《中國藥典》記載:羅漢果是桂林的特產經濟植物,營養價值高,果實中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及多種維生素等。有清熱解暑、化痰止咳、涼血舒骨、清肺潤腸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可治急慢性氣管炎、咽喉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胃熱、便秘、急性扁桃體炎等癥,糖尿病患者亦宜服用。
藏青果,《本草綱目》記載:“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腫痛”,《飲片新參》記載:治陰虛白喉,殺蟲生津。性味歸經:微寒;酸、苦、澀;歸肺、胃經。主治:生津利咽,清熱解毒。用于陰虛白喉,咽干音啞,喉痹乳蛾,肺熱咳嗽,泄瀉痢疾,治虛證白喉,喉炎,扁桃體炎,菌痢。
金銀花,金銀花一名出自《本草綱目》,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既能宣散風熱,還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種熱性病,如身熱,熱毒瘡癰、咽喉腫痛等癥,效果顯著。
玄參,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主治:溫邪入營,內陷心包,溫毒發斑,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秘、目赤、咽痛、白喉?!毒V目》云:滋陰降火,解斑毒,利咽喉。咽喉腫痛有外感風熱所致者,有陰虛、虛火上炎所引起者,這兩類咽喉腫痛,玄參皆可治療。
射干,射干始載于《神農本草經》,為治咽喉腫痛常用的藥品,能清熱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熱毒痰火郁結、咽喉腫痛、痰涎壅盛、咳嗽氣喘。與藏青果相配主要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體炎引起的喉源性咳嗽。
桔梗,本品始載於《本經》。功能主治:宣肺,利咽,排膿。用于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肺膿瘍,胸膜炎。治喉嚨痛,緩解感冒或扁桃腺所引起之疼痛,鎮咳祛痰藥,有催吐作用;治氣管炎、支氣管炎另外也有去膿的效果。
生黃芪,具有補氣固表、托毒排膿、生肌等功效。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現代研究證明,黃芪含皂甙、蔗糖、多糖、多種氨基酸、葉酸及硒、鋅、銅等多種微量元素。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抗應激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民間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意思是說經常用黃芪煎湯或用黃芪泡水代茶飲,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
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如下:
將羅漢果、金銀花、藏青果、射干、桔梗、玄參、生黃芪七味藥材分別進行炮制,烘干,粉碎成粉末即可。
羅漢果: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藏青果:除去雜質,洗凈泥土,干燥;
金銀花:把鮮品金銀花經過日曬、陰干或烘烤等方法而獲得干品;
玄參:去雜質洗凈。冬季用熱水浸半小時,春季用溫水浸20分鐘,夏秋季用冷水浸片刻,撈入缸內,上蓋濕布潤透,取出去蘆,切成2厘厚橫片或直片,曬干或烘干;
桔梗:凈制除去雜質,洗凈(《藥典85》);
射干:揀去雜質,洗凈泥沙,浸泡。取出后,瀝干余水,悶潤1夜,待悶透后去蘆。切約1.5毫米厚的斜片。曬干或用文火烘干,篩盡灰屑;
生黃芪:春秋兩季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切片,生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宋榜林,未經宋榜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74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推車剎車線的手控機構
- 下一篇:液位式管道壓力檢測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