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Ni-Mox/N/Al-MCM-41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6631.6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9214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代斌;張丹丹;朱明遠 | 申請(專利權)人: | 石河子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J29/03 | 分類號: | B01J29/03;C07C13/50;C07C5/10;C10G45/5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832003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ni mo sub al mcm 41 加氫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芳烴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具有高選擇性Ni-MoxN/Al-MCM-41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環保的日益關注,近些年來有關清潔環境法規也日趨嚴格,低硫、低芳烴、高十六烷值柴油已成為世界各國的發展趨勢,因此不斷開發提升油品質量的催化劑已經成為人們研究的熱點。芳烴加氫催化劑可以降低柴油的芳烴含量,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常用的加氫催化劑包括兩大類:貴金屬和過渡金屬硫化物或氧化物,但這兩類催化劑都有其優點和不足。過渡金屬氮化物作為一種新型催化材料,由于有類似于Pt貴金屬的性質,所以在催化領域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關于過渡金屬用于芳烴的飽和加氫已有相關報道,王華民等[Huamin?Wang,Wei?Li,Minghui?Zhang,Keyi?Tao.Catal.Lett.,2005,100(1-2):73]采用程序升溫氮化法制備了Ni2Mo3N/Al-MCM-41催化劑,并用于芳烴的飽和加氫,研究結果表明,在較溫和條件下(T=483K,P=3.0MPa),此催化劑表現出了極優的深度加氫活性,能夠使對二甲苯和萘達到100%加氫。王智強等[王智強,張明慧,李偉,陶克毅.催化學報,2008,29(3):292]制備了Ni-Mo2N/SiO2復合納米催化劑,并考察了催化劑對四氫萘加氫的催化活性,結果表明,與Ni2Mo3N/SiO2及Ni/SiO2催化劑相比,Ni-Mo2N/SiO2復合催化劑具有較高的催化活性。
綜上所述過渡金屬氮化物對于芳烴飽和加氫具有極優的催化活性,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關于Ni-MoxN/Al-MCM-41催化劑的相關報道。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Ni-MoxN/Al-MCM-41芳烴加氫催化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Ni-MoxN/MCM-41芳烴加氫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并且該催化劑對于萘加氫的轉化率和十氫萘的選擇性都很高。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催化劑的制備:
(1)MoxN/Al-MCM-41的制備:將一定量的(NH4)6Mo7O24·4H2O溶于水配制成均相溶液后,加入到一定量預先處理的Al-MCM-41載體中(300-600℃焙燒3-6h),攪拌3-12h,取出,瀝干,然后在60-130℃烘箱中干燥3-12h,即得負載型的前驅物。
將負載型的前驅物置于方舟放入管式爐中,樣品在氨氣流中以2-8℃/min的速率從室溫升至300-700℃,再以2-10℃/min的速率從上段溫度升至500-900℃,并在此溫度下保持2-8h后冷卻至室溫。再以0.5-1.5%O2/N2混合氣鈍化6-12h,即制得MoxN/Al-MCM-41。
(2)Ni-MoxN/Al-MCM-41的制備:將一定量的Ni(NO3)2·6H2O用水配制成均相溶液,將制備的MoxN/Al-MCM-41浸入在上述溶液中,攪拌3-12h,取出,瀝干,60-120℃下烘干3-12h,即得Ni-MoxN/Al-MCM-41催化劑。
2.催化劑的應用:反應前用氫氣對催化劑進行預活化還原,催化劑的加氫活性評價在高壓反應釜上進行,將一定量還原的催化劑轉移到裝有含萘4-8%(質量分數)的正辛烷反應釜中,通入氫氣趕走氧氣后,加壓升溫。反應H2壓力為4-7MPa,溫度180-300℃。反應產物用日本島津GC-2014C型氣相色譜儀進行分析,DB-5石英毛細管柱,FID檢測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1.催化劑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石河子大學,未經石河子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663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一種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復相熱障涂層材料
- 無鉛[(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納米管及其制備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種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復合膜及其制備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熒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種(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備方法
- 熒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