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天文經緯儀方位碼盤刻劃改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6480.4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9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程向明;蘇婕;陳林飛;楊磊;王建成;李彬華;張益恭;冒蔚;鐵瓊仙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 |
| 主分類號: | G01C25/00 | 分類號: | G01C25/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陳左 |
| 地址: | 650011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文 經緯儀 方位 刻劃 改正 方法 | ||
1.天文經緯儀方位碼盤刻劃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順序步驟:
步驟1:安裝設備:
在沿經緯儀的方位碼盤外周的上盤上安裝四個呈對徑正交分布的讀數頭,相鄰兩讀數頭之間的夾角為90°,所述方位碼盤為環光柵角度編碼器,所述上盤安裝在經緯儀的方位軸端上;所述經緯儀包括經緯座和安裝在經緯座上的望遠鏡,望遠鏡的后端安裝有帶CCD照相機的測微儀;
選取若干顆待測恒星i,對每顆待測恒星i按以下步驟2至步驟6進行觀測和計算;
步驟2:獲取待測恒星i的星過記錄時刻初值t0:
選擇其中一個待測恒星i,先將經緯儀的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在待測恒星i星像通過經緯儀的望遠鏡視場中垂線之前12秒鐘時刻,先用CCD照相機對待測恒星i星像露光6秒鐘,接著用12秒鐘時間將經緯儀的經緯座繞其方位軸旋轉,使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180°,并將望遠鏡繞水平軸旋轉,旋轉的角度為待測恒星i的天頂距的兩倍角度,使望遠鏡再次指向該待測恒星i并露光6秒鐘,通過以下公式計算待測恒星i的星過記錄初值t0:
t0=(t(A)+t(A+180°))/2+Δx·k/cosδ;
上式中,t(A)代表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時待測恒星i的的星像露光時刻,t(A,A+180°)代表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180°時待測恒星i的的星像露光時刻,Δx代表方位碼盤分別旋轉至方位角A和A+180°時待測恒星i在CCD照相機靶面上的星像位置之差,k代表主光路系統的CCD照相機的象元比例尺,δ代表待測恒星i的視赤緯;
步驟3:通過以下公式計算理論星過時刻t1:
上式中,
上式中,
上述公式中,α代表待測恒星i的視赤經,t2代表赤經圈與子午圈之間的夾角,即時角,q代表待測恒星i的赤經圈與方位角A的地平經圈之間的所構成的星位角,代表本地緯度采用值,δ代表待測恒星i的視赤緯;
步驟4:通過以下公式計算觀測時刻的實際方位相對于標稱方位的偏差ΔA:
ΔA=-cosδcosq?csczΔt??;
上式中,δ代表待測恒星i的視赤緯,q代表待測恒星i的赤經圈與方位角A的地平經圈之間所構成的星位角,z代表待測恒星i的天頂距;
上式中,Δt=t0-t1;
步驟5:通過以下公式計算轉軸前后觀測時的方位碼盤讀數的平均值θ:
θ=(θ(A)+θ(A+180°)-180°)/2;
上式中,θ(A)代表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時,方位碼盤外周的四個讀數頭讀數的平均值,θ(A+180°)代表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180°時,方位碼盤外周的四個讀數頭讀數的平均值;
步驟6:將步驟4中的ΔA和步驟5中的θ代入以下公式,計算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時,方位碼盤的修正讀數Ai:
Ai=ΔA+θ;
步驟7:取所有待測恒星i的Ai值的算術平均值,即得到所述經緯儀在方位碼盤旋轉至方位角A時,方位碼盤的修正讀數A(A)。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文經緯儀方位碼盤刻劃改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方位角A為45°、90°或13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未經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648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