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雙胞胎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66215.6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714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fā)明(設計)人: | 南亞芹;吳壽軍;胡湘東;吳昌木;李驚濤;董文濤;肖前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D13/00 | 分類號: | D01D13/00;D01D7/00;D01D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劉麗君 |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區(qū)中關村***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胞胎 長絲 牽伸 卷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化纖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胞胎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傳統(tǒng)的熔融法紡制長絲的牽伸卷繞裝置主要包括預取向牽伸卷繞裝置(POY)和全牽伸卷繞裝置(FDY),這兩種傳統(tǒng)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在世界范圍內(nèi)長絲生產(chǎn)企業(yè)中得到長期廣泛的應用。所述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橫向立式機架、橫置于機架前面上部的牽伸裝置和縱置于機架前面下部的卷繞裝置;所述牽伸裝置包括橫向立置于機架上部的安裝面板,安裝面板上沿著絲束循行的方向依次分散地分布有預處理部件(通常包括上油部件和剪吸絲部件)、牽伸部件(通常包括至少兩個紡絲導盤或者至少兩組紡絲熱輥組,其軸線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預處理部件的進絲口長度方向和出絲口長度方向(進絲口通常朝上,出絲口通常朝下并分別平行于安裝面板)分別與牽伸部件(即其中的紡絲導盤或紡絲熱輥組)的軸線方向交叉垂直,預處理部件和牽伸部件之間設有用于扭轉絲束的導絲部件,絲束從剪吸絲部件到卷繞裝置之間的循行線路上設有網(wǎng)絡器,卷繞裝置中的卷繞頭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此種結構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是長絲設備制造商的慣用設計,且經(jīng)長絲生產(chǎn)商的長期使用,使本領域技術人員對該結構形成了共識。為了提高紡絲產(chǎn)量和質(zhì)量,各長絲設備制造商和長絲生產(chǎn)商對該傳統(tǒng)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做了大量的改進,主要是對其部件進行改良,對各部件在安裝面板上的分布進行優(yōu)化以及對長絲生產(chǎn)工藝的改進,本申請人在這些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改進,并對其中較優(yōu)秀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申請了中國專利,現(xiàn)已授權公告的有:CN202064049U組合型FDY長絲牽伸卷繞裝置、CN202030380U組合型POY長絲牽伸卷繞裝置、CN202214509U多異混纖復合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和CN202116704U一種低收縮型聚酯工業(yè)絲牽伸卷繞裝置,現(xiàn)已公開的有:CN102586909A一種高特綸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CN102586910A一種熱輥牽伸型高特綸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和CN102586905A熱牽伸型高特綸預取向長絲紡絲卷繞聯(lián)合制造工藝。通過這些改進,顯著地增強了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性能,提高了紡絲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以及適應不同原料、不同長絲品種的紡絲。如上述中的CN202064049U組合型FDY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和CN202030380U組合型POY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公開了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共同特點是在傳統(tǒng)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增設一個與原卷繞頭并置的卷繞頭,卷繞裝置中的兩個卷繞頭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因此,可以把兩個紡絲位融合為一個紡絲位,從而使紡牽聯(lián)合機設備結構更加緊湊,降低了設備制造成本,既滿足了紡絲機多頭高產(chǎn)的需要,又能保證卷裝容量大、制成率高的要求,節(jié)約了基建與設備總投資和生產(chǎn)成本;但是,由于卷繞頭的機身較長,兩個卷繞頭并置后其寬度增加一倍,因此,兩個卷繞頭上方的空間有很大的增加,又由于卷繞裝置中的卷繞頭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安裝面板偏置于卷繞頭的后部,整個設備呈拐角狀,所以在確定紡絲位的位距時,需要留出操作人員的操作空間。由此可見,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存在的第一個缺陷為占地面積較大,而兩個卷繞頭上方的空間利用率很小,廠房的面積得不到充分的利用,不利于減小紡絲位的寬度,更不利于進一步減小紡絲位的位距,以至無法增加紡絲位的位數(shù),影響紡絲產(chǎn)量進一步的提高。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由于預處理部件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和出絲口的長度方向分別與牽伸部件的軸線交叉垂直,從預處理部件出來的絲束須扭轉90°以后進入牽伸部件,所以預處理部件與置于其下方的牽伸部件(即其中的第一紡絲導盤或者第一紡絲熱輥組)必須相隔足夠的距離,才能滿足紡絲的工藝要求,為此,還需在剪吸絲部件和牽伸部件之間增設用于扭轉絲束的導絲部件。盡管如此,也很難保證進入牽伸部件的絲束中每根絲能夠受到相同作用的預取向牽伸,由此可見,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存在的第二個缺陷為:同一個紡絲位紡出的多根長絲,其物理指標有一定的差異,影響了長絲的品質(zhì)和質(zhì)量,而且,還需增設用于扭轉絲束的導絲部件,增加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又由于預處理部件與置于其下方的牽伸部件相隔足夠的距離,使得設置在安裝面板上的各個部件只能分散地分布在安裝面板上,大大增加了牽伸裝置的高度,使設備的總高度最矮也遠遠超過操作人員的身高,以致一個操作人員無法進行紡絲的生頭操作,必須由一個處于低處的操作人員和一個處于高處的操作人員協(xié)同操作來完成紡絲的生頭操作,為此,必須在牽伸裝置與卷繞裝置之間增設用于操作人員站立的操作鋼平臺或者使用專用梯,同時進一步增加牽伸裝置與卷繞裝置之間的距離,以滿足紡絲工藝要求和方便兩個操作人員協(xié)同操作,這樣又進一步地增加了設備的總高度,其總高度為3.9~4.3米。由此可見,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存在的第三個缺陷為:設備過高,大大增加了設備的制造成本、設備的安裝成本、廠房的基建成本和紡絲的用工成本,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紡絲的生頭時間長,影響長絲產(chǎn)量的提高,產(chǎn)生大量的生頭廢絲。此外,由于卷繞裝置中的卷繞頭與機架是分離的,所以現(xiàn)有技術的組合型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在安裝調(diào)試中對地軌水平度的要求很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jīng)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621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