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關節軸承旋壓制造方法及其旋壓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5831.X | 申請日: | 2012-09-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31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楊育林;馬春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1D22/16 | 分類號: | B21D22/16;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一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16 | 代理人: | 李合印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關節軸承 壓制 方法 及其 模具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關節軸承制造領域,涉及一種關節軸承旋壓制造方法及其旋壓模具。
背景技術
關節軸承主要是由帶外球面的內圈、帶內球面的外圈組成。按外圈結構形式分為:整體式和非整體式。整體式關節軸承具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受力均勻、免維護等優點,在航空航天、機器人、交通運輸等裝備上得到廣泛應用。當前,在整體式關節軸承制造工藝中,普遍采用外圈擠壓裝配入內圈的方法,這種工藝方法在壓入內圈時易導致內圈損傷,軸承游隙也較難控制。因此,研究與開發新的工藝與裝備非常必要,以實現關節軸承制造工藝的改進和質量的提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整體式關節軸承的制造工藝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關節軸承旋壓制造方法及其旋壓模具。有效地實現整體式關節軸承外圈的順利成形,并能提高其質量。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的關節軸承旋壓制造方法:關節軸承外圈上半部加工成形,套于內圈上,外圈下半部采用旋壓方式使其隨形貼合于內圈上,然后對外圈下端面精車和精磨加工出其形狀和尺寸;所述旋壓方式是將待加工的關節軸承的內圈和外圈置于旋壓模具中,將旋壓模具安裝于旋壓機上,采用安裝于旋壓機的旋輪驅動軸上的沿關節軸承外圈外側面周向均布的三個旋輪進行旋壓加工,旋壓機主軸帶動旋壓模具旋轉,三個旋輪分別獨立控制,均能夠沿關節軸承徑向和軸向分別進給,對外圈進行旋壓。
所述三個旋輪設計為三個成形圓角互不相同的圓餅形,且成形圓角最大的旋輪設計有預成形角;
三個旋輪按旋輪成形圓角從大至小順序先后分別對關節軸承外圈進行旋壓。
所述旋壓模具包括下模座、脹緊套、拉桿、上模座、中心軸、頂桿、彈簧、連接套,其中:脹緊套安裝于下模座上,關節軸承內圈套于脹緊套上,拉桿置于脹緊套中,并與旋壓機主軸端的油缸或氣缸相連,通過拉動拉桿使脹緊套鎖緊或松開關節軸承內圈;頂桿一端套有彈簧,置于連接套內,另一端聯接中心軸,中心軸置于上模座內,上模座與連接套聯接在一起,中心軸與上模座分別與關節軸承內圈和外圈的上端面接觸,合模時中心軸伸入關節軸承內圈中心孔內定位并壓牢內圈,上模座將外圈固定于內圈上。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解決了現有整體式關節軸承制造技術對內圈的損傷,并可以通過旋壓工藝參數的調整實現對軸承游隙的有效控制。同時,旋壓成形的外圈內表面形狀與內圈外表面形狀一致性好,受力均勻,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制造方法的旋輪布置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的體現旋壓模具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采用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在關節軸承旋壓前的示意圖;
圖4是采用本發明的制造方法在關節軸承旋壓后的示意圖。
圖中:1、下模座,2、螺釘,3、關節軸承內圈,4、關節軸承外圈,5、第一旋輪,6、中心軸,7、上模座,8、螺釘,9、連接套,10、螺釘,11、彈簧,12、頂桿,13、第二旋輪,14、拉桿,15、脹緊套,16、螺釘,17、第三旋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就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為本發明的關節軸承旋壓模具,該模具主要包括下模座1、螺釘2、第一旋輪5、中心軸6、上模座7、螺釘8、連接套9、螺釘10、彈簧11、頂桿12、第二旋輪13、拉桿14、脹緊套15、螺釘16和第三旋輪17;下模座1安裝于旋壓機的主軸上,用螺釘2固定,脹緊套15安裝于下模座1上,用螺釘16固定,關節軸承內圈3套于脹緊套15上,拉桿14置于脹緊套15中,并與旋壓機主軸端的油缸或氣缸相連,頂桿12一端套有彈簧11,置于連接套9內,另一端聯接中心軸6,中心軸6置于上模座7內,上模座7與連接套9用螺釘8聯接在一起,連接套9用螺釘10安裝于旋壓機尾頂上;如圖1所示,第一旋輪5、第二旋輪13、第三旋輪17分別安裝于旋壓機的三個旋輪驅動軸上。
合模時,旋壓機尾頂帶動連接套9向下運動,中心軸6伸入內圈3的中心孔內定位,同時拉桿14下拉使脹緊套15鎖緊內圈3,中心軸6與上模座7分別與關節軸承內圈3和外圈4的上端面接觸,彈簧11的力通過頂桿12、中心軸6施加于內圈3上端面,從而保證合模后中心軸6與上模座7能夠分別壓牢內圈3和外圈4。旋壓機主軸和第一旋輪5、第二旋輪13、第三旋輪17的驅動軸開始動作,對關節軸承外圈4進行旋壓加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58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汽車驅動橋整體復合脹形裝置
- 下一篇:正畸生物力學特性體內測試實驗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