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蝸桿變速器的電機固定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5636.7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971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4-02 |
| 發明(設計)人: | 劉超;朱梅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工業園區咖樂美電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H57/039 | 分類號: | F16H57/039;F16H57/023;H02K7/11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2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蝸桿 變速器 電機 固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蝸桿變速器,具體涉及一種用于蝸桿變速器的電機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蝸桿變速器具有結構緊湊、傳動比大、傳動平穩,具有自鎖性等優點,但是同時也有軸向力較大,致使軸承摩擦損失較大的缺點,尤其是在需要正反向負載輸出時更為明顯。當蝸桿直接安裝于電機軸上并且電機軸直徑較小的時候還容易導致電機軸徑向變形。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蝸桿變速器的電機固定結構,改善驅動電機在變速器內正反向負載輸出時主軸受到的軸向推力以及前端軸徑向變形,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蝸桿變速器的電機固定結構,包括變速器上殼、變速器下殼、驅動電機、蝸輪和蝸桿,所述變速器上殼與所述變速器下殼組合形成箱體結構,所述驅動電機、蝸輪和蝸桿設置在所述箱體結構內,所述蝸桿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上,所述蝸輪與所述蝸桿傳動連接;還包括用于防止蝸桿軸向推力的防護裝置,所述防護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蝸桿前端和所述驅動電機后端。
優選的,設置在所述蝸桿前端的所述防護裝置為具有防止蝸桿帶動電機軸徑向變形的軸套。
優選的,所述軸套與所述蝸桿軸向同心設置。
優選的,設置在所述驅動電機后端的所述防護裝置為還具有耐磨特性的摩擦片。
優選的,所述摩擦片設有至少一片。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善驅動電機在變速器內正反向負載輸出時主軸受到的軸向推力以及前端軸徑向變形,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爆炸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蝸桿受力情況示意圖一。
圖4為本發明的蝸桿受力情況示意圖二。
圖中數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應部件名稱:
1.變速器上殼2.變速器下殼3.驅動電機4.蝸輪5.蝸桿6.軸套7.摩擦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一種用于蝸桿變速器的電機固定結構,包括變速器上殼1、變速器下殼2、驅動電機3、蝸輪4和蝸桿5,變速器上殼1與變速器下殼2組合形成箱體結構,驅動電機3、蝸輪4和蝸桿5設置在箱體結構內,蝸桿5設置在驅動電機3上,蝸輪4與蝸桿5傳動連接。還包括用于防止蝸桿5軸向推力的防護裝置,防護裝置分別設置在蝸桿5前端和驅動電機3后端。如圖2所示,設置在蝸桿5前端的防護裝置為具有防止蝸桿5帶動電機軸徑向變形的軸套6。軸套6與蝸桿5軸向同心設置。設置在驅動電機3后端的防護裝置為還具有耐磨特性的摩擦片7。本實施例中,摩擦片7設有一片。
如圖3所示,當驅動電機3帶動蝸桿5順時針旋轉時,蝸桿5帶動蝸輪4旋轉時,會產生一個向前的推力。此時裝于蝸桿5前端的軸套6則限制蝸桿5的軸向前移量。有效的改善驅動電機3因為向前的軸向推力而導致的過度磨損情況。當當驅動電機3帶動蝸桿5順時針旋轉時,因為蝸桿5直接安裝于驅動電機3的前端軸上,而驅動電機3的前端軸伸出較長,會受到蝸輪4的徑向推力而導致伸出軸的徑向位移,而軸套6套于蝸桿5前端并被軸向同心固定在變速器上,有效的防止了驅動電機3前端軸的徑向位移變形。
如圖4所示,當驅動電機3帶動蝸桿5逆時針旋轉時,蝸桿5帶動蝸輪4旋轉時,會產生一個向后的推力。此時安裝于驅動電機3后端的摩擦片7則擋住了后端軸向后的軸向位移,有效的改善了驅動電機3因為向后軸向推力而導致的過度磨損情況。
實施例2
其余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摩擦片7設有二片。根據設計要求不同,摩擦片設有至少一片,從而滿足工作需求。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改善驅動電機在變速器內正反向負載輸出時主軸受到的軸向推力以及前端軸徑向變形,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性能穩定可靠、成本低等優點。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工業園區咖樂美電器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工業園區咖樂美電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563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熱泵油槽的可調式密封油環
- 下一篇:一種短節距精密鏈輪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