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衡傳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5091.X | 申請日: | 2012-09-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790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陳立成;彭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建省莆田市衡力傳感器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G19/04 | 分類號: | G01G1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立成智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10 | 代理人: | 王悅伯 |
| 地址: | 351139 ***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傳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軌道衡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軌道衡傳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應用于軌道稱重的傳感器結構復雜,主要安裝于靜、動態軌道稱臺底部,再通過二次儀表和計算機的模數轉換計算出重量,安裝要求復雜,需要對企業原有的軌道進行改裝,軌道衡安裝、測試必須耗費大量的時間與費用,而且無法實現動態整車稱量,成本較高,已逐漸無法滿足高噸位、高精度、軌道非標準化的要求,同時傳統的軌道衡多為靜態整車稱量,實際操作中難以將車準確停在待檢測位置,因此應用范圍窄,效率低。同時,受結構復雜性的限制,傳統軌道稱重傳感器的制作流程復雜,成本高,不易于批量生產,此外,傳統方法制的產品,溫控和應力處理不足,彈性體蠕變過高,安全過載和極限過載能力都很低。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容易、測量精度高、成本低廉、便于生產的軌道衡傳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軌道衡傳感器,包括依次連接的彈性體(1)、應變電阻(2)和導線(3),其中,所述彈性體的縱向截面呈“工”字型,所述應變電阻至少為一組,每組所述應變電阻都分為兩部分并粘接于所述彈性體腰部兩側對稱的位置上,每部分所述應變電阻都至少為4塊并通過所述導線連成橋式電路,各部分所述應變電阻之間為并聯。
作為優選,還包括由底座(4)和連接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撐梁(5)構成的縱向截面呈倒“T”型的軌道體,所述彈性體包設于所述支撐梁中,所述支撐梁和彈性體為一體成型且材質相同的彈性金屬,所述軌道體于腰部兩側對應設有所述應變電阻的位置處開有應變孔(6),所述導線穿出所述軌道體,所述底座上設有用以將自身固定在軌道枕上的安裝孔(7)。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體的底部和所述底座間具有間距(8),所述彈性體的底部也粘接有至少一組、每組4塊通過導線連成并聯橋式電路的應變電阻。
作為優選,所述應變電阻的一面粘有絕緣的基底層并通過所述基底層粘接在所述彈性體上、所述應變電阻的另一面粘接有保護層。
作為優選,所述應變電阻為由電阻絲構成的柵狀片體。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體的材質為40CrNiMoA鋼材。
作為優選,所述應變電阻的材質為康銅。
一種軌道衡傳感器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縱向截面呈“工”字型的彈性體;
步驟二:提供至少一組應變電阻,所提供的每組所述應變電阻都分為兩部分并粘接于所述彈性體腰部兩側對稱的位置上,每部分所述應變電阻都至少為4塊;
步驟三:提供導線并將所述每部分中的至少4塊應變電阻通過所述導線連成橋式電路,各部分所述應變電阻之間為并聯。
作為優選,所述彈性體經由如下方法制得:
步驟一:提供40CrNiMoA鋼材;
步驟二:鍛造所述40CrNiMoA鋼材為縱向截面呈“工”字型的結構;
步驟三:將鍛造好的所述40CrNiMoA鋼材放入高溫爐中進行830℃~850℃的預先真空退火、然后進行4~8小時640℃~660℃的等溫退火,然后爐冷至350℃后進行空冷,然后在830℃~850℃溫度下進行淬火處理,最后放入高溫烘箱中通過48小時180℃的高溫加熱去除應力。
作為優選,所述應變電阻采用康銅經如下方法制得:
步驟一:打磨清洗應變電阻,打磨表面層,去除氧化層,刻畫電阻絲粘貼坐標線;
步驟二:依照坐標線把一根電阻絲機械地分布在一塊有機材料制成的基底上;
步驟三:在基底的表面上均勻的涂上粘貼劑,用手指于基底上軸向滾壓電阻絲使二者粘接;
步驟四:在烘箱中加熱至180℃烘烤3小時;
步驟五:檢查是否固定好電阻絲;
步驟六:在表面涂上凡士林進行防潮處理。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建省莆田市衡力傳感器有限公司,未經福建省莆田市衡力傳感器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509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轉換開關的內部轉換裝置
- 下一篇:一種三維多井聯合井地CT成像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