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4934.4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6085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林揚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品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17/425 | 分類號: | A61B17/425;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越秀區哲力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湯喜友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細胞 采集 刺針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尤其涉及一種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
?
背景技術
隨著輔助生殖技術的飛速發展,試管嬰兒技術憑借高端的技術保障和嚴謹的科學程序,越來越得到眾多不孕不育夫婦的青睞。而日益增加的不孕不育患者對取卵手術的操作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通用的方法是在超聲波的引導下采用卵母細胞采集器經穿刺陰道取卵,然而,由于利用該方法獲得卵子的主要器械——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的結構因素,而造成同一針尖經過多次穿刺不同的卵泡壁取卵后,容易變鈍或變形或產生倒刺,并且造成超聲波的定位準確率差、穿刺阻力大、表面光潔度差且不光滑等缺陷,從而不但給操作者帶來不便,也會給患者帶來痛苦,同時容易引起穿刺部位出血等問題。現有技術的穿刺針結構因素包括:1、針尖結構單薄且不合理;2、超聲波識別紋一般是網狀刻紋或點狀刻紋。如申請號為201010108612.4和200520103508.0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穿刺針結構,就存在上述不足。
?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其能解決的技術問題有:(1)穿刺針在重復穿刺卵泡壁取卵后,容易變鈍、變形或產生倒刺;(2)穿刺針在穿刺卵泡壁取卵時,穿刺阻力較大,造成操作不便,甚至引起穿刺部位出血。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其包括針管,針管的前端面上形成有針尖,針管的前端外壁上形成有超聲波識別紋,所述超聲波識別紋由多個沿針管中軸線依次排列的環狀凹槽構成;針管的前端外壁與前端面之間形成有倒角,所述倒角位于針尖的兩側。
作為優選的結構,為了進一步減少阻力,改善穿刺時的受力情況,多個環狀凹槽相互平行,進一步的,針管的前端面為一斜面,每個環狀凹槽所在的平面均與前端面平行。
為了提高針管表面光滑度,環狀凹槽的側壁頂部與針管外壁形成圓角。
作為優選的結構,相鄰的環狀凹槽之間具有一定間隙。所述間隙一般在0.1mm-1.5mm。
作為優選的結構,環狀凹槽的寬度為0.1mm-1mm。
作為優選的結構,為了時超聲波儀器能夠識別到超聲波識別紋所產生的回聲,所述超聲波識別紋的軸向長度為5mm-30mm。
作為優選的結構,針尖與針管的中軸線形成第一平面;與第一平面垂直的平面為第二平面,且針管的中軸線也位于第二平面上;倒角所在的平面為第三平面,第三平面與第二平面的夾角為銳角。
作為優選的結構,所述倒角為直倒角或圓倒角。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發明的超聲波識別紋結構及針尖結構,最大程度的保證了針尖在重復穿刺卵泡壁取卵時的鋒利度,并且不會發生變鈍、變形或產生倒刺的問題;并且,最大程度的減少了穿針尖在穿刺卵泡壁取卵時的阻力,最大程度地減少了組織創傷,減少了患者的痛苦,甚至能夠很好地避免穿刺部位出血等問題。
?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圖3為圖1的左視圖。
附圖標記:1、針管;2、針尖;3、倒角;4、超聲波識別紋;401、環狀凹槽;100、第一平面;200、第二平面;300、前端面。
?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卵母細胞采集器的穿刺針,其包括針管1,針管1的前端面300上形成有針尖2,針管1的前端外壁上形成有超聲波識別紋4。
所述超聲波識別紋4由多個沿針管1中軸線依次排列并相互平行的環狀凹槽401構成。針管1的外壁與前端面300之間形成有倒角3,所述倒角3位于針尖2的兩側。本實施例的倒角3采用直倒角。
針尖2與針管1的中軸線形成第一平面100;與第一平面100垂直的平面為第二平面200,且針管1的中軸線也位于第二平面200上;倒角3所在的平面為第三平面(圖未標出),第三平面與第二平面200的夾角B為銳角(請參見圖2),夾角B優選的角度范圍可以是5°-80°之間。也就是說,在針管1的外壁與前端面之間切削加工時,是朝針尖2刺入卵泡壁的方向切削加工出倒角3的。
針管1的前端面300為一斜面,每個環狀凹槽401所在的平面均與前端面300平行。
環狀凹槽401的側壁頂部與針管1外壁形成圓角,以提高針管1表面的光滑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品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品致醫療器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49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