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10364631.2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8367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6-09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榮;范智凱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K9/197 | 分類號: | H02K9/19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11100 | 代理人: | 胡福恒 |
| 地址: | 中國臺灣臺中***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馬達 水冷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是與棒狀馬達有關,特別是關于一種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就已知棒狀馬達而言,其大體上乃是以一適當長度的棒狀定子為基礎,使一呈管狀的動子同軸穿套于該定子上,使可借由該動子內部線圈所生的磁場變化與該定子上的磁場交互作用,進而驅使該動子沿該定子的軸向往復位移作動。
而由于動子內部磁場的變化乃是借由導入電流所造成的,而電能經線圈產生磁場的同時亦伴隨著熱能的產生,是以,為使熱能得以被適當地散逸,避免影響馬達的作功效率,在中國臺灣第M366831號新型專利前案中就揭露有一種棒狀馬達的動子散熱裝置,是于動子外殼與動子線圈間設置多數散熱通道,使電能作用后所產生的熱能得以經由該等散熱通道向外散逸。
進一步來看,上述專利前案將散熱通道設置于動子外殼與線圈間,以提高其散熱表面積的技術,固可提高散熱的效果,但是其技術僅得以于遠離定子的動子外側,將熱能借由空氣予以導引散逸,但對于動子鄰近于定子的內側所能提供的散熱效果則顯然不佳,并且介于定子與動子間的氣隙通常甚為狹隘,使得動子于定子上進行往復位移運動時,由于氣隙入口處過于狹小,紊流的情況甚為顯著,如此一來,即無法借由導入外部空氣的方式,使氣隙內的氣流產生順暢的流動,而難以達成較佳的散熱功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其乃是于動子與定子間形成環狀的流道,以通過水體于該流道中的流動,全面性地將熱能均勻地帶離,以達到降溫的冷卻效果。
為實現上述的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它包含有:
一直棒狀定子件;
一管狀的動子件,是同軸穿套滑設于該定子件上,而可沿該定子件的軸向往復線性位移,具有兩環狀端部,多數環狀線圈是依序同軸排列地夾設于該二端部之間,一動子外殼,是包覆于各該線圈外側,并介于該二端部之間;
一冷卻部,具有至少一散熱流道,用以容許流體于該流道中流動,用以帶離棒狀馬達于運作時所產生的熱能,一進流道與一出流道,是分別與該散熱流道連通,用以使外部的流體得經由該進流道流入該散熱流道中,而經由該出流道向外流出;
該散熱流道呈環狀,是同軸位于各該環狀線圈的內側環面與該定子件的周側環面間,并沿該動子件的管軸延伸而使環軸兩端分別位于各該端部內側。
所述冷卻部還包含有一水冷外管,管軸兩端橋接固設于各該端部上。一水冷內管是同軸穿套于該水冷外管的內側,管軸兩端則橋接固設于各該端部上,并使該水冷內管的外徑小于該水冷外管的內徑,用以于該水冷內管與該水冷外管間形成該散熱流道。
所述進流道是設于一端部上,而與該散熱流道連通。
所述出流道是設于另一端部上,而與該散熱流道連通。
各所述端部是分別具有一塊狀本體,一階狀軸孔是貫穿設于該本體上,而使該水冷內管同軸串接于各該軸孔的小孔徑區間,以及使該水冷外管同軸串接于各該軸孔的大孔徑區間。
所述冷卻部還包含有兩對止漏環,是分別夾設于各該軸孔的大、小孔徑區的孔壁與所穿套的該水冷內管與該水冷外管之間。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借由上述構件的組成,從而達到理想的散熱功效。并且本發明通過各該冷卻內、外管的徑差以形成該散熱流道的具體技術內容,更具有易于組裝加工的具體功效,冷卻效率也較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組合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圖2的3-3割線的剖視圖。
圖4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圖2的4-4割線的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沿圖2的5-5割線的剖視圖。
附圖標號:10: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20:動子件;21:端部;211:本體;212:軸孔;2121:小孔徑區;2122:大孔徑區;22:線圈;23:動子外殼;30:冷卻部;31:冷卻內管;32;冷卻外管;33:散熱流道;34:進流道;35:出流道;36、37:止漏環。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可能的實施態樣,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所欲保護的范疇,先予敘明。
以下,即舉以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請參閱各圖所示,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所提供棒狀馬達的水冷機構10,其主要乃是由包含了有一定子件(圖上未示),一動子件20以及一冷卻部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大銀微系統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463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