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工廠化養殖循環水系統前排污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210364616.8 | 申請日: | 2012-09-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6512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3-26 |
| 發明(設計)人: | 徐福柱;張井增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3/04 | 分類號: | A01K63/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480 天***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工廠 養殖 循環 水系 排污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水產養殖領域,涉及一種應用于工廠化養殖循環水系統前的排污裝置。
【背景技術】
工廠化養殖中,因大量投餌,其殘餌、糞便等大量沉于池底形成污泥,這些污泥為含氮有機物,在細菌的作用下分解為氨氮、亞硝酸氮、硫化氫等對魚蝦極為有害的物質,而且,這些污泥也是細菌、病毒繁殖的溫床。故及時清除污泥是工廠化養殖生產中非常重要工作。
目前,工廠化養殖中采用的是循環水系統,系統中是將這些污泥通過水循環管路利用弧形篩或微濾機集中進行過濾處理,此過程中存在二個問題,一是大量的污物單靠弧形篩或微濾機過濾,易使其堵塞,需要經常的洗刷和反沖;二是水循環管路較長,部分污物會在水流的作用下破碎、溶散成極小顆粒,并漏過弧形篩或微濾機,進入循環水系統中的生物處理工序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能夠在循環水系統前將大部分污泥排出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方法實現的:是在養殖池排水管壁切割3個直徑約8cm的孔作為排污口,另選用以排水管內徑為外徑的塑管作為排水閥,將排水閥插入排水管內,以堵塞或開通排污口。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工廠化養殖池內的污泥在池內旋轉水流的作用下集中到池底中央,定期將排污閥從地上排水管內拔出,池底污泥就隨著水流經濾水管、地下排水管、地上排水管上的排污口流出池外,最后集中處理。本發明與現有循環水系統相比,不僅解決了系統內單靠弧形篩或微濾機過濾大量污泥而易發生堵塞問題,減少了弧形篩和微濾機的洗刷、回沖次數約60%,而且解決了系統內因水循環管理長,部分污泥破碎、溶散而漏過弧形篩或微濾機進入生物處理工序問題,減輕了系統的壓力,提高系統的使用效率50%。
【附圖說明】
說明書附圖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養殖池、2-濾水管、3-地下排水管、4-地上排水管、5-排污閥手柄、6-排污閥、7-排污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敘述本發明工廠化養殖循環水系統前排污裝置的結構及使用方法:
本裝置是在養殖池排水管壁切割3個直徑約8cm的孔作為排污口,另選用以排水管內徑為外徑的塑管作為排水閥,將排水閥插入排水管內,以堵塞或開通排污口。
具體操作如下:工廠化養殖池內的污泥在池內旋轉水流的作用下集中到池底中央,定期將排污閥從地上排水管內拔出,池底污泥就隨著水流經濾水管、地下排水管、地上排水管上的排污口流出池外,最后集中處理,排污結束后,再將排污閥插入地上排水管內,養殖池水進入正常的循環水系統。
2011年~2012年,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應用此裝置進行牙鲆工廠化養殖,清污效果顯著,循環水系統效率大為提高。2011年公司現有的一套循環水系統,原可保證2個車間共4000m2運行,應用此裝置后,提高到保證3個車間共6000m2正常運行,循環水系統效率提高了50%,同時減少了弧形篩和微濾機的洗刷、回沖次數約60%。2012年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應用本裝置養殖面積擴大到全部車間共20000m2。本裝置在2012年已推廣到周邊300000m2養殖車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未經天津鑫永豐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461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廚房電子秤
- 下一篇:一種預防動脈硬化的葛根粉沖劑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