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輸送物體的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10364548.5 | 申請日: | 2008-12-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28494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丁·塞格;約翰·許特納;漢斯約里·哈爾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克朗斯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52 | 分類號: | B65G47/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黃威;孫麗梅 |
| 地址: | 德國新*** | 國省代碼: | 德國;DE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輸送 物體 裝置 | ||
本申請是申請?zhí)枮?00880124818.7(國際申請?zhí)枮镻CT/EP2008/010844)、申請日為2008年12月18日、發(fā)明名稱為“用于輸送物體的裝置”的專利申請的分案申請。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如權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類型的用于輸送物體的裝置。
背景技術
這樣的裝置已通過DE?20?2004?012?848?U1為人所知。該公知的裝置包括第一和第二傳送機(conveyor),所述第一和第二傳送機沿水平方向彼此平行且反方向地運行。傳送機體現(xiàn)為帶式傳送機,而且尤其包括通過鉸鏈連接到彼此的支撐板,諸如空的或灌滿的塑料瓶等物體穩(wěn)定地豎放在所述支撐板上。在兩臺傳送機之間布置有移送單元(transfer?unit),所述移送單元由外部的行進驅(qū)動器(travel?drive)來驅(qū)動并能夠沿著傳送機并相對于傳送機移動,而且所述移送單元確保物體能夠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傳送機之間交換。為此,在移送單元上布置了第三傳送機和用于該第三傳送機的傳送驅(qū)動器(conveyor?drive),所述第三傳送機在結構設計方案上與所述第一和第二傳送機相同。該第三傳送機在移送單元上連續(xù)地運行,并與第一和第二傳送機交替地進入到移送接觸中。每一傳送機均在其自己的支撐軌道上運行,所述支撐軌道確保所述傳送機能夠在相同的水平高度上運行。
從WO?2005/102880中公開了一種傳送機/存儲裝置,該裝置具有第一和第二傳送機,所述第一和第二傳送機以至少在局部上相互平行且彼此之間保持一定間距的方式被引導。兩臺傳送機以盤繞的方式布置,或者被布置成傳送機塔(conveyor?tower)或者在平面上以螺旋的方式布置。為能夠在傳送機之間移送物體,在所述傳送機之間有能夠行進的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布置有轉(zhuǎn)向器和引導面形式的引導器件。該引導器件伸至第一和第二傳送機中,從而使物品能夠從朝所述引導器件傳送的傳送機轉(zhuǎn)移到遠離所述引導器件移動的傳送機上?;逋ㄟ^第一和第二傳送機的驅(qū)動器來驅(qū)動并在導引件(guide)上運行,所述導引件優(yōu)選地也例如以帶子或鏈條等形式支撐用于滑板的驅(qū)動器。導引件居中布置在兩臺傳送機之間。
從EP?581?143中已知一種尤其設計用于傳送香煙的傳送機裝置。在一個實施例中,該傳送機裝置包含具有以盤繞的方式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傳送機的傳送機塔,所述第一和第二傳送機彼此垂直疊加地布置。在該傳送機裝置的外周上,通過旋轉(zhuǎn)臂引導并驅(qū)動帶式車(belt?wagon),該帶式車一方面支撐兩臺傳送機之間的轉(zhuǎn)向點,另一方面具有提取傳送機(withdrawal?conveyor),所述提取傳送機包括在兩側(cè)面上接觸所述傳送機的傳送側(cè)面的兩條傳送帶。提取傳送機的帶將由傳送機傳送的物品流從提取傳送機的傳送側(cè)升起并以與盤圈(coil)相切的方式將物品流移動到體現(xiàn)為垂直傳送線路的轉(zhuǎn)向區(qū)中,并從那里移動到回送傳送機(return?conveyor)上,所述回送傳送機將轉(zhuǎn)向的物品放置到第二傳送機上。
此外,例如從WO?2005/073113中為人所知,布置了一種連續(xù)傳送機裝置,該裝置被分成彼此平行并處于盤繞以及上升和下降的方式的第一(傳送側(cè))和第二(松弛側(cè))傳送機,從而形成傳送機塔。傳送側(cè)和松弛側(cè)可彼此獨立地被驅(qū)動。為了在這里能夠改變傳送機的容積率(ratio?of?capacity),在公知的裝置中,傳送機的轉(zhuǎn)向點被布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能夠通過兩側(cè)的驅(qū)動器行進,從而傳送側(cè)與松弛側(cè)之間的長度比改變。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基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輸送物體的結構簡單且效果可靠的裝置。
這一目的是通過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征得以實現(xiàn)的。
本發(fā)明基于這樣的結論,即,利用設置有能夠獨立于第一和第二傳送機被驅(qū)動的獨立(第三)傳送機的移送單元,即便兩臺傳送機之間的曲率半徑不同,移送也能夠利用彼此靠近且以盤繞或螺旋的形式引導的傳送機以結構簡單的方式發(fā)生。
本發(fā)明的有利的改進方案可從各從屬權利要求中獲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克朗斯股份公司,未經(jīng)克朗斯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10364548.5/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